第2章非常虚伪
省身书院坐落在锦城西边的浣花溪附近,与杜甫的故居和武侯的祠堂遥遥相望,院内气氛清幽古朴。它是由先正德帝时的大学士李东阳先生早年创办。现下李先生业已去世,但这书院的名头却并未凋落,反而因为学生中不停地出现翰林、进士而令莘莘学子趋之若骛,然而也因为在这里读书花费不赀,所以省身书院里的学生大多数又是当朝高官的子嗣。
近来严嵩一派的奸党对忠良的迫害日见加深,李氏的后人为了明哲保身,不得不从江南迁徙到这平静富庶的蜀地来,希望可以偏安一隅,继续教书育人。当然也有许多学生不愿意跟着搬迁而退了学,但大多数都还是为了前途着想,仍然跟着过来继续求学。
夏添和曾晖、汤愈之、朱桓哲、谢云霓、金誉等人一起躲在这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名为教书,实则在策划着替父报仇为国除害他们这几个人都是被严嵩一党陷害的忠良之后。当年夏添的父亲夏直、曾晖的父亲曾铣和谢云霓的父亲谢如龙一起被诬问斩,其余几个的父亲皆是陆续被罚戍边,最后战死沙场。所以现在只要提起严嵩和他的任何一个党羽的名字,他们都是恨得牙根咬碎。
除了此间主人值得信赖以外,在这里教书还可以随时打听到朝廷里的一举一动,这也是他们选择聚集在此的原因之一。现在这里的学生中除了当朝鼎鼎大名的首辅徐阶的孙子徐英以外,还有徐阶的学生、大学土张居正的大儿子、大学土申时行的大儿子、吏部侍郎赵文华的大儿子、江浙总督胡宗宪的小儿子……还有许许多多说不上名字却都是朝廷命官的子嗣或亲戚的学生,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个未来的小朝廷了。
赵文华的大儿子……夏添轮廓分明的薄唇勾起记冷笑。看着学生名册上的名字赵崇文。他并没有见过他,这人去年秋天在杭州入学的时候夏添正在北京收集一些情报,然后他得知书院已经搬迁,就直接从北京转到成都来,前些天才刚刚赶到这里,因而未曾在杭城碰到过姓赵的。
也亏得严嵩的子孙后嗣自视甚高不来这里读书,鄢懋卿的两个儿子又都无心仕途,否则如果这三个奸贼家的子弟都聚集在此,夏添恐怕自己的那班兄弟们会忍不住直接和他们拼了。
暂时不去想这些吧!报仇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嘉靖那狗皇帝对严嵩甚是宠信,看来要在短时间内扳倒他是不太可能的。最值得庆幸的是如今毕竟还是有很多好官,比如京中的张大人、申大人,还有淳安的海大人、南京的吴大人……也许世道会一天天好起来也不一定。
不管怎么样,既然选择在这里教书,就算是一时的权宜,也该把它教好。至于这个赵崇文……如果他是来读书的,看在他爹的“面子”上,夏添发誓绝对不会让他好过;如果他胆敢是赵文华派来的奸细,那么等待他的,绝对会是噩梦……夏添在省身书院主要教授的是《诗经》和《春秋三传》。因为他本人对孔孟程朱的经义往往不以为然,自认并不合适去教授那些课业,所以他选择了比较不带伦理道德色彩的《诗经》和《春秋》来教。
他知道讲坛上的自己是个完美的道貌岸然的先生,满口的之乎者也仁义道德,有时候连他自己都觉得非常虚伪。
近来严嵩一派的奸党对忠良的迫害日见加深,李氏的后人为了明哲保身,不得不从江南迁徙到这平静富庶的蜀地来,希望可以偏安一隅,继续教书育人。当然也有许多学生不愿意跟着搬迁而退了学,但大多数都还是为了前途着想,仍然跟着过来继续求学。
夏添和曾晖、汤愈之、朱桓哲、谢云霓、金誉等人一起躲在这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名为教书,实则在策划着替父报仇为国除害他们这几个人都是被严嵩一党陷害的忠良之后。当年夏添的父亲夏直、曾晖的父亲曾铣和谢云霓的父亲谢如龙一起被诬问斩,其余几个的父亲皆是陆续被罚戍边,最后战死沙场。所以现在只要提起严嵩和他的任何一个党羽的名字,他们都是恨得牙根咬碎。
除了此间主人值得信赖以外,在这里教书还可以随时打听到朝廷里的一举一动,这也是他们选择聚集在此的原因之一。现在这里的学生中除了当朝鼎鼎大名的首辅徐阶的孙子徐英以外,还有徐阶的学生、大学土张居正的大儿子、大学土申时行的大儿子、吏部侍郎赵文华的大儿子、江浙总督胡宗宪的小儿子……还有许许多多说不上名字却都是朝廷命官的子嗣或亲戚的学生,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个未来的小朝廷了。
赵文华的大儿子……夏添轮廓分明的薄唇勾起记冷笑。看着学生名册上的名字赵崇文。他并没有见过他,这人去年秋天在杭州入学的时候夏添正在北京收集一些情报,然后他得知书院已经搬迁,就直接从北京转到成都来,前些天才刚刚赶到这里,因而未曾在杭城碰到过姓赵的。
也亏得严嵩的子孙后嗣自视甚高不来这里读书,鄢懋卿的两个儿子又都无心仕途,否则如果这三个奸贼家的子弟都聚集在此,夏添恐怕自己的那班兄弟们会忍不住直接和他们拼了。
暂时不去想这些吧!报仇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嘉靖那狗皇帝对严嵩甚是宠信,看来要在短时间内扳倒他是不太可能的。最值得庆幸的是如今毕竟还是有很多好官,比如京中的张大人、申大人,还有淳安的海大人、南京的吴大人……也许世道会一天天好起来也不一定。
不管怎么样,既然选择在这里教书,就算是一时的权宜,也该把它教好。至于这个赵崇文……如果他是来读书的,看在他爹的“面子”上,夏添发誓绝对不会让他好过;如果他胆敢是赵文华派来的奸细,那么等待他的,绝对会是噩梦……夏添在省身书院主要教授的是《诗经》和《春秋三传》。因为他本人对孔孟程朱的经义往往不以为然,自认并不合适去教授那些课业,所以他选择了比较不带伦理道德色彩的《诗经》和《春秋》来教。
他知道讲坛上的自己是个完美的道貌岸然的先生,满口的之乎者也仁义道德,有时候连他自己都觉得非常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