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亡秦必楚
街道上少有商贾,人来人往之间,百姓大多衣衫褴,脸上游离的深深皱纹,粘着耕种的泥土,如同田间纵横交错的小道。
秦时重农抑商,百姓多从事农耕,徭役赋税都较为严重,但是他们的目光中,依旧是如同茂盛的庄稼般生机勃勃,依旧是如同星火般,充满了对于未来的希望。
或许,这些在历史上不曾留下只言片语的百姓,才是推动整个华夏五千年前进的源泉力量。
史书上,帝王将相的事迹是文字,而他们就是那不被意识到的墨水,用来书写历史。
高阳漫步在两千年前的古老街道上,带领着所有观众,感受着来自那个年代的沧桑力量。
正在此时,他却是突然闻到一阵浓郁的香气,随即耳边也是传来一阵说笑声。
“哎,刘季你个老小子,明个大喜的日子,不去收拾一下,还要来我这儿白吃上一顿,那我明天可是要去你家好好喝顿酒。”
“哈哈哈,樊哙,瞅你的小气样儿,等有天我发达了,定然要百倍奉还,别说万钱,万万钱,又有何不可?!”
“行了,行了,你这话都说了一百遍了,我真是怕了你了。”
循声望去,只见画面中,一家装饰简陋的酒馆内,刘邦盘腿坐着,一边用手撕着碗中肉,一边和面前一位国字脸的魁梧汉子笑谈着。
见此一幕,电视前的观众都是目光一亮,纷纷猜测道。
“依我看,这个大肌霸猛男,莫不是历史中那位开局卖狗肉,后来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名将樊哙!”
“哇,高阳大大太坏了,还给刘邦吃肉一个特写,简直丧尽天良,爱狗人士震怒,表示多放点辣椒!!!”
“突然感觉刘皇叔真是高祖转世啊,一样的腹黑,一样的有个屠夫队友,不亏是有高祖遗风啊!”
“话说,樊哙说明日刘邦大喜,莫不是那个历史上最狠的女人之一,吕后吕雉!!”
“说起来,高祖和吕后都不是简单角色,很难想象本事民夫农妇的他们为何会走到权利的巅峰,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啊。”
......
镜头下。
酒馆前,高阳的出现,也是引起了刘邦的注意。
只见他目光一动,眼底不禁涌起几分警惕,整个人却是笑着站起来,率先说道。
“玄德老弟啊!”
“想不到时隔多日,竟然能在沛县再次见到你呀。”
说着,他便邀请高阳进入就馆内,完全就跟自己家一样,对着樊哙说道。
“樊哙啊,赶紧给我兄弟接风洗尘,整点好酒好菜!”
听此,樊哙刚想要反驳,却见高阳的样貌衣着,皆是透露着不凡之气。
想了一下,他也是将原本想要拒绝的话咽了回去,心中暗道。
莫非刘邦真的结交了不得了的朋友?!
几口酒肉下肚,刘邦双眼微眯地打量着高阳,片刻,声音低沉地说道。
“玄德老弟啊,我想,这并非是你的真实姓名吧。”
此话一出,高阳目光一动,抿了一口酒水,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饶有兴趣地问道。
“哦?刘兄此话,何以见得?”
听此,刘邦的目光反而松弛下,笑着说道。
“其实当日在咸阳时,我便知兄弟你绝非寻常之人,只不过却不知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今天你再次出现,我仍是想不明白。”
说到这里,他也是直视着高阳的双眼,沉声问道。
“刘某区区亭长,何以让兄弟你如此看重,不辞万里,来此穷乡僻壤一见?”
他看着眼前这张似乎于当日把酒言欢时,未曾有丝毫变化的年轻面孔,莫名产生了些许的不真实的感觉,仿佛近在眼前,实则远在天边,飘忽不定。
当时从第一次见面开始,对话对自己似乎就已经非常熟悉。
这也让他的内心,即是警惕,又是好奇。
高阳听此,也是没有再隐藏身份,开口说道。
“晚辈高阳,见过高祖。”
“高祖?”
刘邦一愣,随即眉头一皱,当即摆手道。
“什么高祖,你可别乱攀亲戚啊。”
“算了,我也不管你到底是谁,反正只要认我刘邦是兄弟,便无需多言,今日我们只管不醉不归。”
话虽如此,他语气间,却是对高阳更敬重了几分。
听到这话,高阳目光微动,也是说道。
“刘兄,既然你如此坦荡,那我也有话直说。”
“此番前来,恰逢刘兄大喜,晚辈自当献上一份厚礼。”
“厚礼?”
刘邦目光一亮,颇有一种你说这个我可就来劲儿的感觉。
他放下酒碗,目光里虽是期待,嘴上却是说道。
“苏老弟你能来已是莫大的荣幸,又何必破费。”
“你要是如此,为兄可就不高兴了。”
见此,高阳也是笑着说道。
“晚辈为刘兄准备的厚礼,乃是一句话。”
此话一出,刘邦不禁眯起双眼,沉默不语,身体却是不知不觉坐了起来。
“什么话?”
镜头下,只见高阳用手指伸出食指,随后在桌面上,用着小篆字体写道。
“大争之世。”
见到这句话,刘邦的瞳孔一缩,目光隐晦地看了高阳一眼,随即又摇头笑道。
“哈哈哈,苏老弟啊,你可真会说笑。”
随后,他不留痕迹地擦掉桌子上水迹,低沉的嗓音带着告诫之意道。
“此事切勿再提,你不要命,我还不想死。”
说着,他又是拿起碗中肉,若无其事的撕着吃起来,嘴上的称呼却已是改变。
“苏先生,明日我大婚,你可一定要来喝杯喜酒啊。”
对于刘邦此话,高阳目光微动。
自己很清楚,能说出“大丈夫当如是”的刘邦,他的野心已经开始萌芽,就像毒药一样开始蔓延开来,无法阻止,也无法遏制。
面对争霸天下的诱惑,对方是绝对无法拒绝的。
无论对方如何伪装,他都不能掩盖自己逐渐膨胀的野心。
等到二人离开樊哙的酒馆,经过一个街角僻静处,高阳的耳边随即响起刘邦低沉的嗓音。
“苏先生,大争之世,刘季的路在哪里?”
此时,天空的阳光也是被厚重的云层遮挡住,一片阴影蔓延过来,将二人的身影笼罩其中。
对此,高阳也是平静的沉声说道。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