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直播对话古今

第100章林台长的忧虑

朱元璋。

朱雄英。

高阳刚做下这个决定,一旁的林台长说道,:“这次的节目可不可以换一个人。”

高阳侧头看向林台长:“为什么?:”

“上下五千年的人物大多在帝王身上,而我们做节目的初衷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历史,那么这个节目应该从多个阶层来展示古代的生活。”林台长徐徐说道,心里不想反驳高阳,但是耐不住这个节目实在出现了太多帝王。

身为长辈适当提点一下无妨,而且他心中已经想好了下期的人物。

“那换谁好呢?”

“霍去病与辛弃疾。”

高阳点点头笑道:“不错,也行,那人物就定了。”

霍去病。

辛弃疾。

他们的名字中同样承载着父母,对于孩子未来的祝福。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辛弃疾的名字,其实正是因为曾经封狼居胥,勇冠三军的霍去病。

一个鲜衣怒马,坚定立誓:“匈奴未破,何以为家!”

一个血气方刚,悲愤嘶吼:“男儿至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他们的命运,也是名字一样,冥冥之中多了一份与众不同的联系。

写下这两个名字的瞬间,高阳也是感觉到难言的热血在心中激荡,让他感受到千古男儿的报国之志。

仍旧记得曾经新闻中的一则报道。

“陈母无所求,但问吾儿勇否。”

面对牺牲归来,躺在红旗下的烈士,母亲别无所求,而是问孩子在战场上勇敢不勇敢。

这一刻。

他恍惚间的福至心灵,陡然间,哗啦一声,掀开一张崭新的宣纸,手中狼毫飞速落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书写的瞬间,高阳的脑海中,霍去病万里奔袭的画面,与辛弃疾单骑取上将人头的场景不断穿梭着,新闻中那一则则报道……

这一切都促生出无穷的力量,促使着他手中的狼毫更加放浪形骸,由行书变化为狂草,最终又归于行书。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一首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字里行间,早已是脱离了李白字体的束缚,在心中男儿意气的催生下,彻底写出了自己的风格。

洒脱而锐利,颇有少年英雄气!

英雄的时代,做不了英雄,不扼腕叹息,亦会顾影自怜。

写完最后一笔,高阳放下手中狼毫,眼中依旧散发着冷峻的锋芒。

而一旁的林台长则是目光震动,他虽然对于书法只是略懂,却也是看出了高阳眼下这幅字的巨大价值,当即是感叹道。

“高阳啊,你的字真是越来越有大师风范了。”

说着,他也是连忙伸手,想要将这份墨宝悄然收下。

而此时,薛导也是不傻,当即凑了上去,不漏痕迹地伸手说道。

“是啊,我估计以后都能自创一体了,台长,我先拿去装裱一下,别弄坏了。”

两人的目光陡然碰撞在一起,互不相让。

不过却见林台长却是突然走了过来,径直收下这份书法,口中淡淡说道。

“还是我拿回去,雅柔那丫头挺喜欢这些书画的。”

此话一出,薛导刚要开口的话当即给憋了回去,彻底被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绝杀。

只能在心里暗叹,要是生有个漂亮女儿就好了。

反观林台长,眉梢之间满是得意之色,看向高阳的目光,也是柔和了很多。

是夜。

微薄上,《上下五千年》官方账号,也是放送了最新消息。

“上下五千年第六期,男儿到死心如铁!”

“周日八点,不见不散,敬请期待!”

下方,由高阳书写的两个名字赫然在目,透露出华夏儿女的铮铮铁骨。

“去病。”

“弃疾。”

一时间,全网都是陷入了热议之中。

“我猜的果然没错,大汉战神霍去病,你终于来了!!!”

“不过,弃疾,应该是辛弃疾,以前没发现,这两个传奇男子名字竟是如此对仗工整,看来这中间应该是有故事啊。”

“这一期怎么会有两个名字,难道高阳大佬要同时采访霍去病和辛弃疾?!!”

“你这么一说,感觉还真有可能啊,听说辛弃疾一生都以霍去病作为偶像,可惜至死都没有收复失地的

机会。

与此同时,不少人也是就霍去病与辛弃疾的生平做了简单的了解。

“说起来,霍去病英年早逝,可谓天妒英才,而辛弃疾则更多是彻底的悲剧,他没有遇到一位“武帝”,永远没有机会封狼居胥,收复失地。”

其中一位名为JUDY的网友,更是慷慨陈词地分析道。

‘辛弃疾向南宋证明了一件事:在物质条件充足的情况下,只要调配好资源,可以产生多大的力量。而南宋也向辛弃疾证明了一件事:当陷入物欲的深渊后,再强大的力量也会变成泡影。”

“南宋在华夏历史中,绝对不是一个想象中贫弱的时代,反而是手工业高度发达的时期,宋朝的商业化发展,在那个时期是全球领先的,因此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当南宋的士大夫们沉浸在躺着就能赚钱的美好生活中逐渐沉沦之时,北方的金人,蒙古人早就摩拳擦掌将目光看向了这片富饶的土地。”

“最终山河更易,壮士扼腕,大宋的无尽财富也随着山川河流一起,付之东流,辛弃疾也用一生告诉了后人,在物欲造就的虚假繁荣背后,理想是多么的无奈与凄凉。”

听完,另一位名为海洋之心的网友也是回应道。

“没错,正如郑教授曾经说过一段警言:当一个人去追求生活的必需品的时候,他往往是勤奋和勇敢的;当一个人去追求生活的消费品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往往变得懒惰和温和;当一个人去追求生活的奢侈品的时候,这个人就变得软弱了。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奢侈品越多,就越愿意用剩余财富,而不是以他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守卫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