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直播对话古今

第158章新世界的开端



画面中。

听到高阳口中史书上的评价,李治的双手陡然间紧握起来,却又慢慢放松,最终无奈笑道。

“哎,想来媚娘将来,也是非同凡响啊。

说着,他已经猜到自己受风疾拖累的身体,恐怕无法支撑多少时日。

而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武则天势必会拥有-至高的权利。

他摇了摇头,接着说道。

“算了,或许都是天意,以前都是打着她的旗号,百年之后,替她背些骂名,又有何-妨。”

听到这里,高阳也是不由感触。

都说帝王家无情,却也有此患难夫妻。

他们是夫妻,也像是至交知己,也像是政治战友,始终荣辱以共。

想来,他也是拱手说道。

“陛下百年之后,武后打破千年帝陵前不立碑碣的传统,于陵山朱雀门之外,立述圣记碑。”

“五千雄文,道尽陛下一生光辉与奇伟,流芳千古。”

听此一言,身为天子,城府极深的李治也是愣在当场,眼底中不可抑制地闪过一抹感动。

“武后,怕也只有她了。”

一声轻叹,无需多言。

电台内。

见到这一幕,林台长也是轻叹一声。

“历史上皇帝夫妻中,恐怕最有争议的便是这一对高宗武后了。”

“有人贬低高宗,来衬托千古女帝,有人贬低女帝,来衬托高宗的雄奇,有人则是将他们一统诋毁。”

闻言,薛导也是说道。

“是啊,他们之间的情谊,又岂是外人可知的。可以说,无论高宗还是武后,都是相互成就的。”

“没有武后的稳定后宫,从旁辅助,高宗何以有全部的精力,去集中皇权,开疆拓土。”

“没有高宗的支持和信任,武后又如何掌控帝国的大权,以至于日后登临九五之尊。”

与此同时,观众们也是感受到了高宗和武后独特的情感,那是一种超越爱情的特殊关系,相互成就,在这冷血的皇权中相互取暖。

“哎,可怜我高宗一生文治武功,却因为后世的儒生喷子们,一代又一代抹黑,竟也沦为贪色懦弱之辈,只能说人言可畏啊。”

“没错,李治在位大唐领土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达到大唐的巅峰,灭百济、西突厥、高句丽,更是完善了科举制度,创造了永徽之治,功劳不比他老爹差。”

“其实,我觉得李治最牛的地方在于,他一家子,差不多都当过皇帝,武则天,李显,李旦。”

“大唐初期的皇帝,除了李二被吹得多一点,其余全是被黑得不行,最惨的当属开国皇帝李渊,那才叫一个惨字。我估计李二只有经历过晚年儿子们为了争夺太子之位自相残杀,才能明白当年父亲的苦心。”

......

镜头下。

这一刻,镜头变换。

画面中,高阳与李治相谈的画面逐渐消失。

只见,又是一轮朝阳升起。

恢弘壮丽的大明宫中,李治闲来也是与武则天对弈一局。

只见一局下来,李治挥挥手,将手中刚刚举起的棋子又放回棋篓之中,话锋一转,突然对着武则天问道。

“听说朝中最近倒是换了不少元老大臣,莫非也是媚娘的安排?”

经过昨天与高阳的对话,他已经明白自己身边武后,将来似乎会成就一番自己的传奇,要说完全没有新生警惕,是绝对不可能的。

而面对着绵里藏针的责问,武则天却神色不变,从容不迫地桌上捏起一枚棋子,含笑说道。

“棋都已经下完了,还管这些棋子做什么?”

李治微微一征,不由大笑起来,潇洒的说道。

哈哈哈,有趣,媚娘说的没错,不如咱们再下一盘?”

见此,武则天也是微笑躬身,声音柔媚温和道。

“臣妾遵旨。”

一时间,金碧辉煌的大殿里,两个棋手纵横交错。

江山为盘,众生为子,这天下就是他们的棋局。

那些人已经离开,如同鱼儿跃进了大海,再不受与河流的拘束。

而他们二人作为大唐最高的统治者,却注定要留在这个寒冷孤独的宫廷困锁一生。

不过他还有她,她也有他。

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就不会寒冷,也不再孤单。

或许多年以来的风雨同舟,已经将二人牢牢捆绑在一起,他们是如此的天造地设,如同知己般,一路偕行。

也不知下了几句,李治猛然间脸色一遍,紧皱眉目,露出痛苦神色。

风疾再次发作,并且更是凶猛了几分。

这该死的病魔,正在逐渐蚕食着他内心的雄心壮志。

他摆摆手,让左右上来关切的侍女退下,随后看着武则天,露出一丝苦笑道。

“媚娘,明日早朝,你便随朕垂帘听政吧。”

此话一出,武则天目光震动,犹豫片刻,最终还是俯首道。

“臣妾遵旨。”

画面中。

上天给了李治一个创造自己辉煌的机会,却没有给他足够的时间,却继续实施内心更加远大的报复。

自从显庆五年以后,因为家族遗传的风疾,高宗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务,身旁的武则天开始处理政务。

或许是曾经被宰相权臣架空过经历,在李治的心中的留下过阴影,以至于相比于臣子,他更相信身边相濡以沫的妻子。

不过,他即便让武后处理政务,却依旧大权在握。

镜头下。

辉煌壮丽的含元殿龙椅之后,开始慢慢垂下一席帘幕,神秘又格外尊贵。

而帘幕之后,那一席石榴裙显得是那般的刺目,让所有人都是莫名为之俯首。

二圣临朝,一个时代也由此拉开帷幕。

镜头下。

永隆二年,即元681年。

暮春时节,洛阳。

画面转眼多年光阴流转,历史也悄然翻开新的篇章。

高阳漫步于洛阳城中,目光中满是惊叹。

世人皆知长安西市之繁华,其实洛阳的东市也不遑多让。若追根溯源,自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建都洛阳,那时东市已经应运而生,因西晋八王之乱逐渐荒疏,至北魏孝文帝再度迁都于此,更始复兴,隋唐以后愈加繁盛。

而他的身边,则是一位身穿黑袍,用毡帽遮挡住面容的女子。

然而,当人看清她的脸庞之时,所有人都是大吃一惊。

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