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直播对话古今

第171章你就是高阳?



这帝王,本来就是天下最孤独的位子。

只有孤独能成就强者,极致的孤独,成就最极致的强者。

高阳感受着黑暗。

随着灯光被关掉。

那原本不存在的,虚无的黑暗就好像是有了实质一般不断的侵蚀着高阳。

它们挤压着,吞没着包裹着高阳。

就如同整个汉人们被官僚压迫,饥荒不断,无数人背井离乡,到处都是饿殍浮尸的元末明初一般。

那同样的黑暗。

也曾压迫着一个少年。

在这黑暗侵蚀之下,那个少年一步一步向高阳走来。

他习惯了黑暗,所以他也善于利用黑暗。

他将来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对于百姓,他是炽热的光。

可是对于贪污的官僚,他便是那在午夜出没,遍地行走,饥不择食的寻找着可吞噬之人的狮子。

在黑暗中。

高阳感觉到了一种窒息感。

六百五十年前,他也应该一样吧。

被黑暗压迫着,时刻充满了窒息感。

可是他却劈开了黑暗,从其中走了出来。

“滴滴。”

十九点整的闹钟提示声响起。

高阳蓦然睁开双眼。

“请选择年代。”

他脑海之中传来一声机械音。

······

在一个非常普通的四口之家中。

朱方重沉默不语的看着满满一桌子零食。

那是他妈妈特意买回来的。

朱方重无辜的大眼睛盯着电视画面上那串不断跳动着的数字。

“滴滴”

手表一声轻响。

朱方重的心脏忽然好像露跳了一拍。

电台的电视画面之中。

一滴什么东西,忽然滴入了水中。.

这一幕画面。

浓墨一般的茶色渐渐褪去,像是还了大明天下一个真实的色彩。

那纂刻在古茶饼上的人物,宫殿,像是壁画般的典故重新被高阳赋予了生命。

就在上千万观众们的眼皮子地下。

变成了现实。

应天府明宫内的奉天殿正中。

金柱之间,高台之上,安设统御万民,无上权利的雕龙糅金大椅。

又雕火珠纹、云纹、卷草纹等,通体罩金箔并镶红蓝宝石作装饰,极显其尊贵。

海外那群老外们的眼睛都快要看进去了。

“这是什么工艺?六百多年前??

“雕龙大椅,这是明故宫之中,朱元璋最值钱,也是最显示身价的事物了吧!”

“貌似并不是朱元璋造的,他只是沿用而已。”

“当时我们八国联军的时候,怎么没把这玩意拉到大英博物馆?”

“???”

“要点FACE!”

“你们当时去的是北平,人家这在应天府,在南.京!”

“大家都是老外,为什么就你这么没文化??”

这种时候,海外也有不少“华夏通”开始专门转播《上下五千年》了。

画面之中。

那方脸宽额的威严帝王缓缓转身。

他身着衮龙服,胸口,双肩各有团龙护底。

这是大明早期,所以龙袍并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十二章纹,或者是云纹,火纹。

龙袍袖口很紧。

“大明初期,是和元人在马背上争夺天下,所以龙袍袖口很紧,不像是后世宽大的袖口,不得不说,良心节目,置景和服装道具都是丝丝入扣!”

“又不是第一次良心了,《上下五千年》里面哪一次的道具不合适?我在剧组当美术十五年了,特么的愣是没能从这节目里面挑出一点毛病,这就说明了电台严谨的可怕。”

“我就说嘛,朱元璋怎么可能是那幅画像上面那种奸恶之相,他分明仪表堂堂啊!”

“你听那些后世之人随便诋毁明祖?

“古代用人,都要看颜值的,讲究相由心生,朱元璋一路摸爬滚打走上巅峰,若是丑成那样,谁都不会相信他的。”

“你也不去看看,大明十六代皇帝,除了朱元璋之外,代代都是方脸宽额,就算是基因突变,朱元璋也不可能“是那副尊容。”

“儿孙各个仪表堂堂,就我明祖是丑八怪?大明剩下的十五代帝王都是从何处做的医美啊?推荐给我,我愿意去的!”

“而且古人对于颜值的欣赏程度根本不低于现在,若是朱元璋真的丑,马皇后那么早就被许给他?”

“但凡用脑子想想,都知道那是清人在黑老朱!”

“我家老朱千古冤屈第一人,明明仪表非凡,可是愣是被悠悠众口说成是丑八怪!

画面之中。

这方脸帝王只是一露面。

现在的朱元璋,明显已经六十岁左右。

高阳并告诉观众们,现在究竟是具体哪一年。

具体的时间线,还需要继续往后看。

......

在明宫龙椅之前。

帝王缓缓回头。

此刻天下以定,那元人不足为惧,大明兵强马壮,列百万雄师,分居各处。

此时的朱元璋独自站在龙椅之前,伸手抚摸着他四十年之前,从未想过能亲眼见到的龙椅。

谁人能懂这帝王心思呢。

可是。

忽然好像听到了水滴声。

朱元璋回过头来。

他四处寻找。

这寂静的大殿之中,怎会有水声滴落。

莫非是这明宫奉天大殿也漏雨了?

可也不对。

此刻夜空寂静,殿外无风,无雨,何来漏雨,何来水声。

正在他不解之时,忽然,大殿正中的黑暗之处,好像是墨汁被搅动而显示出了阵阵波动。

随后。

空气震颤,荡漾之中。

一道身穿黑色衣服的身影逐渐出现。

朱元璋眉头一挑。

他自贫民出生,一生经历坎坷,早就不怕鬼了。

这世道上的什么穷途恶鬼能有人心可怕。

还有什么恶鬼可比贪官污吏更能为祸一方呢?

看着这原本空无一人的奉天殿正中,站着一位年轻人。

朱元璋微微皱起眉头。

他转过身后,一言不发,只是打量着高阳。

自古以来,都是来者,先报上姓名,哪有我先说话的道理。

而此刻的高阳站在奉天大殿,这古殿四周极简到让他都难以想象。

哪有有什么案几,酒水,甚至除了那龙椅之外,连一张普通的檀木座椅都没有。

高阳抬头,看到朱元璋。

他在看到这位后世有人痛斥是暴君,可是也有人赞誉他为千万古一帝的帝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