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盖千古一帝
高阳缓缓点头。
很多历史之中的确是这么说的。
所以朱元璋在胡惟庸之中,才废除丞相之职,将大权全部拿在自己手中,最后活生生的累死!
不错。
真有历史是如此说的。
说朱元璋事必躬亲,最后劳累至死。
看着高阳的表情。
老朱不屑的轻笑,虽然是笑,可是却没有半点笑容。
“他任丞相之职,贪污受贿,横行霸道,儿子打死平民,他乱杀百姓。”
“他勾结党羽,若是勾结的是好人,咱倒饶他一命,可他勾结的个个都是巨贪啊!”
明太祖朱元璋说道这里,简直是怒不可抑。
他指着天怒斥道:
“事发之后,还百般狡辩,互相推诿?”
“这种人要是不该死,那天下还有王法么?”
朱元璋缓缓转身:“是,仅胡惟庸一案,我杀了三万余人。”
“可为什么偏偏是三万余人,不是十万人,不是两万人?”
高阳眯起眼睛,他在听!
朱元璋想到当时的场面,依然难以置信。
“因为那三万人,朕彻夜难眠,一个一个看过来,居然没有一个人无辜清白之辈!”
“看的咱眼睛都酸了!
他伸手指着地。
说一句话就指一下。
句句都流露着痛彻心扉的失望之情。
“三万余人啊!”
“没有一个无辜之辈。”
“就在我的眼皮子底下贪,就在我这奉天大殿之前贪!”
“区区三万余人?”
朱元璋冷哼一声。
“杀的少了!”
他猛然一甩袖子。
“我要是为了收回权利?我当初还会给他丞相之职么?”
“荒谬!”
“可笑!”
“区区一个丞相,又无兵权,也无粮马,有什么权可以收?”
“我撤销丞相之职,乃是因为这制度烂透了,从骨子里烂了,换个人放在那个位置上,他一样会贪!一样会骄傲跋扈!”
“索性去了!”
“我杀胡惟庸,杀的是旧朝的官制,杀的是对是错?”
朱元璋说的痛快,他霸气外露:“洪武十五年,空印案?”
“一群地方官员和一群朝堂财政官员不远千里相聚在一起,在已经盖好章的空账本上商量着填缴税数目?”
“怨案?”
“怨个屁!”
“联杀他们杀错了?”
“一群我大明官员,欺上瞒下,勾结连线,沆瀣一气,弄虚作假。”
“在我面前都弄虚作假,那在百姓面前,岂不无法无天?”
“可笑,他们至今还以为我是因为欺君才杀?”
朱元璋仰面冷笑:“错了,我杀的是财制!”
“我要换这天下,若不死一批人,这制度如何能换?”
“还有那洪武十八年,郭桓案!”
“共通舞弊,吞盗官粮,巧立名目,水脚钱,口食钱,库子钱,神佛钱赋税……”
朱元璋痛彻心扉:“我自小长于乡间,深知百姓不易,活着要收税!”
“死了还要收税!”
“这税害的我揭竿而起,现在他郭桓还敢如此,我杀他杀的冤么?”
“我杀郭桓,杀的是税制!
说到此处。
朱元璋不无痛心。
他指着奉天殿外。
“蓝玉?”
“他该死!
朱元璋扬天长叹:“早年常遇春提拔蓝玉,他少年威武,替我大明立下汗马功劳!”
“咱可曾亏待过他?”
“可是这少年终究会长成,长成之后,世人会冠之以名!”
“而就是这声名,害他!”
“他焦总蛮横,畜养庄奴,霸占民田,该走御史,我忍了!”
“他却毫不收敛,霸占民妻,收养义子,我不让干什么,他偏偏要干什么!”
“我杀他!”
“是在杀天下为官骄纵之制。”
“百姓称你一声大人,你还真的以为,自己就是大人了?”
“蓝玉?”
“我杀他杀的晚了!”
朱元璋一番话,说的酣畅淋漓。
说此刻,忽然停住。
他神情之中,不无怅然。
好像遥想到了当年开国二十四功臣,至今已经全部不在人世。
老朱身影有些萧索。
“咱就不信……”
他独自面对黑暗的背影看上去显的有些苍老。
可是即使苍老,却依然挺着腰。
仿佛即使天下都和他背道而驰,可老朱依然向黑而行,义无反顾。
“咱杀到最后,就见不到一位好官。”
此时此刻。
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一个个都被朱元璋这番言论惊的面色发白。
可同样,也不知道如何形容这位始终面向着黑暗的大明皇帝。
“呼……”
“逆天而行,我本以为,他只是从一个破碗到了开国皇帝,可是,谁知道他是要拿着破碗,为百姓杀尽一切不公啊!”
“明明是天子,可却要替这些被历代官员视为“刍狗”一般的苍生百姓逆天而行……我们该如何评价与他呢。”
“盖千万古一帝?”
“也不对,或许朱元璋在很多方面都配不上这个名号……”
“但仅仅从为百姓着想这一条来看,这个名号配不上他它。”
这个念头一生出来,外界的评语宛如秋风原本人们还在因为高阳直接在直播之中说朱元璋是盖千万古一帝而有点不服。
但是直到现在,他们看着电视里面那个大明开国皇帝的背影。
竟然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了。
心里面又有点心疼,还有些唏嘘。
这一次,节目还没有结束呢。
各大历史论坛里面,就可以开始讨论疯了。
“你要这么说的话,这个名号我认了,别的不说,仅仅从为百姓考虑,从百姓出发而言,盖千古一帝都不算什么,朱元璋的确是盖千万古一帝!”
“呼!”
朱元璋明初四大案,小时候的,我看书,还真以为他就是一个残暴的帝王,身边的功臣一个又一个杀掉!”
“现在看起来,似乎不那么简单!”
“胡惟庸是杀前朝历代的官制!”
“这一点我觉得我是相信他的,因为如果仅仅是为了收回权利,又何需要废除丞相这个职务呢?”
“他朱元璋怕功臣谋反?要说怕历朝历代,哪个皇帝不怕?”
“可是要说那些历朝历代谋反的官员,恐怕就算是把他们扔到了朱元璋所在的大明,也没有几个人还敢造反吧!”
“其实说白了,朱元璋就是疑心重,他疑心重的原
吹烈火,顷刻之间,便星火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