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直播对话古今

第220章尝百草

下一刻。

镜头拉远,这一次,在屏幕前的所有人,都看见了一个特写。

李时珍,在身边小童的帮助之下。

一只脚踏出秦长城,然后小心摸索着,在秦岭之上,一株含苞待放的嫩芽。

他伸手摘下嫩芽,如虔诚的信徒,目光中带着无尽的求索。

没有人知道。

在早年,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情况之下,李时珍是如何历经三十年时间,撰写出《本草纲目》。

但那字字蕴含着艰辛困苦的书册,终被称为百科全书的时候,大家方才意识到,这本医书,已经多达一百九十余万字!

在那个时期。

民间小说不过二三十万字的时期,一本医书近两百余万字。

这其中,究竟包含了多少艰辛。

无法想象!

“师傅,小心!”随着李时珍一脚踏空,在他身旁的小童也是满脸紧张的连忙伸手搀扶。

“这是朱砂!”

但李时珍脸上,非但没有刚才一脚踏空的惊险可怖,反而是捧着手中的一味药材,满脸惊叹!

“色如朱砂。”

李时珍说着,便是摘下一片嫩叶放入口中,细细咀嚼之后,脸上露出一丝难忍:“味腥、苦,难以下咽!”

他将这一味药材放入小童的箩筐中,便接着向前迈步。

而此时。

高阳的声音,也在画外之中响起。

“这是秦岭七药。”

“红三七,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朱砂七,单味可治疗急慢性腹泻,外伤出血,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药1892味,七药名乃只有一味三七,书中“黄药子”记述同“朱砂七”,“楤木”记述同“飞天蜈蚣七”。

“他在秦岭寻药三年,收载了107味,比民间传说的72味七药增加了35味。”

“这其中,每一味药材,他都有亲身试验,先用于己,再用于人!”

此时此刻。

随着画面播放的部分,与高阳的画外音,形成了一副壮丽的画卷。

李时珍,再也不单单是书籍记载之中,那单薄的身影。

而是一个真正的,踏足华夏大地,寻访三十余年,才撰写了《本草纲目》的旷世奇人!

何人有如此之坚定信念?

三十年如一日,只为一本医书!

这其中艰难困苦,更是只有他李时珍一人知晓!

此时此刻。

随着高阳的眼神,众人又一次看见了李时珍。

这一次。

他出现在了长白山。

长白山终年飘雪,气温最高不过零上三度,而大多数时间,都在零度以下,在这样的地方寻访药材,自然是艰辛困顿。

这一次,众人能够看见,只身行走在长白山中的李时珍,两鬓已经斑白。

他身边的小童已经不见了踪影。

一副犹如记忆般的画卷出现在众人眼前。

那是小童在也山村中,与李时珍告别的画面。

小童身穿白衫大褂,年纪已然不小,他跪在院外重重扣头,接着拜别了自己的师傅,下山巡诊去了。

“弟子此番下山,必承师意志,救死扶伤,为国为民,不遗余力!”

少童已经成了少年。

他也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随着少年消失在画卷中,两鬓斑白的李时珍,独自一人走在长白山中。

他穿着棉衣,双手被冻的发紫,但仍只身行走在长白山中。

而。

在长白山中,其中药用植物900多种,名贵的有人参、党参、黄芪、贝母、天麻、木通、马兜铃、细辛、刺五加和草苁蓉等。

普通药材更是数不胜数。

这一次,李时珍如获至宝。

他只身在长白山之中,时而放声大笑,时而困顿垂首,在发现一株未名药材的时候,有时甚至会因不得其解,困顿数日。

但。

在这荒无人烟的长白山中,危险更多。

在屏幕前众人的观察之下,他们能够清晰的看见,与李时珍擦肩而过的危险。

那密林中的猛虎。

那一头头觅食的棕熊。

那被逼入绝境,几乎丧命的李时珍,依然没有放弃自己对药材的搜寻。

这一次。

众人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在那个时候,对于药材的寻访,对于《本草纲目》的撰写,究竟有多么的艰难!

稍不留神,这本旷世奇作便会消失!

甚至连李时珍,也会丧命!

这一刻。

众人都停下了目光,不知不觉中,已经有人目光带泪。

“现在我想问,还有谁觉得《本草纲目》的撰写,是简单的一件事?”

“换你去,你会写吗?随时都会死掉,没有一顿饱餐,放弃功名利禄,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又有几个人可以做到?”

“在踏足山间之前,有谁可以想象到,李时珍曾经也是王府中的尊贵宾客!!”

这件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困难重重的事情。

此刻。

在大屏幕中,让所有观众都真切的感受到了。

踏足山河,行于野间。

可以说,三十年来,李时珍所走的每一步都异常艰难,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更是一条不可能完成的~路。

不过他却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了下来。

光是这种品格,他所写的书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或是《本草纲目》或是其它。

相比于李时珍的践行精神,书中的错误,还有什么可以纠结的么?

于此时。

在所有观众看见这一幕的时候,之前那些还在挑刺的,说《本草纲目》有错漏,甚至是纲目不明的观众们,已经纷纷羞愧的低下了头。

作为一本旷世巨作,作为一种精神,李时珍已经成功了。

为中医学的先驱者与践行者。

......

同一时间。

在画面中。

高阳伸手撕开了一条时空裂缝。

随着他走进这条裂缝中,出现在所有观众们面前的,是一座古朴的别院,别院中寂静无声。

高阳站在别院外。

他看着破旧的木栅栏,看着院中的绿植,眼神微微一阵。

在这一刻,天地仿佛交融。

高阳大步走进院内,院中枯叶满地,随着时节步入深秋,又是一年的隆冬季节即将来临。

也在高阳走进院内的时候,有一道声音突然传来。

“你是什么人?”

听见声音,高阳也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