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直播对话古今

第233章穿越时空



“弹丸小国,怎知晓我华夏医学之博大精深?若是无人教导,定然费力之至极,就凭他们,还远远学不到其精髓,只会临摹抄袭一些基础皮毛罢了,如此,我为何不笑?”

“这等贫瘠之地,诞生的也必是贫瘠之心,想我大明,泱泱国土,自然浩气长存,岂能是高句丽这等小国可以比拟的。”

声音落下。

直播间里,无数华夏的观众,都是直呼解气。

这一番话说的实在是振奋人心。

泱泱国土,自然浩气长存!

又何惧一个区区弹丸小国的挑衅?

而且,并非是李时珍轻视他人,只是中医之传承,都绝不外传,若非是亲生之子,师傅一般都在临死之际,才将最后一手绝活,传给徒弟。

不仅仅是中医,在华夏的其它领域,也同样如此。

既然如此,他李时珍,又何须担心高句丽偷学?

若是未来得及传承,那便是真正的失传了。

华夏之人口众多,天才辈出,尚且遗失之技艺都难以再次寻觅,更何况是附属小国?

拾人牙慧,得之庇护,能有什么出息和本事,继续再来创新和改革?

从衣食住行,高句丽,就没有多少自己的文化在里面。

高阳听后也是微微点头,跟着笑了起来。

“的确如此,他们后来举办医学博览会,其中查阅的古文典籍,多数都是来自于华夏博物馆的珍藏,毫无底蕴的想要吞吃华夏传统,只会噎死自己。”

而后。

李时珍抚摸着自己的胡须,像是想起了什么一般,突然急切的抓住了高阳的胳膊。

“不对!为何此时能扯到高句丽国之上?”

“快!快带我去见见华佗、仲景!这些,都是我敬仰之人物啊!”

原来。

刚才高阳向李时珍承诺,能够带他去见一见历史上的医仙,不仅是华佗,还有张仲景、扁鹊等等。

也正因为如此,李时珍才会回光返照,瞬间精神了起来。

对于学医者来说,这几位前辈,都如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一般,是所有医学者的标杆,连李时珍也不例外。

纵然被后世封为医圣,但李时珍也是打心里崇拜华佗、张仲景。

这些,都是他的偶像啊!

华佗虽然未曾将外科手术发扬光大,但他之所想,亦是令后世所有医学者为之敬佩!

至于张仲景。

自然就更不必多言了。

那是所有医学者的典范,济世救人,于万千民众灾难之时而来,为天下苍生而生。

他是华夏历史上,毫无争议的医圣,他之所学所做,足以流传千古。

高阳微微点了点头。

随后。

他抬起手,一手执笔,一手研墨,随着纸墨渗透桌面。

似乎,从远古之时,传来了一阵阵书-页翻动的声音。

而也在这时。

似乎时空虫洞坍缩一般,李时珍站在原地,竟然是能后清晰的看见,时间在自己眼前不断的回溯。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动,光影在他眼前来回变换。

由今至古。

似乎灵魂升天的感觉传来。

那由笔墨构建的框架,在这一刻,宛如一道时空大门,那光影让李时珍万分错愕。

“此乃……仙术!”

李时珍抚须惊呼,双眼之中,满是震撼颜色。

“没想到,百年之后,我华夏人人皆会仙术!华夏,人人如龙啊!”

李时珍一边惊呼,一边雀跃。

于自己晚年,能看见这一幕,倒也是没有白来一回。

此时此刻,李时珍对于高阳说自己是来自未来之人,已经完全不再质疑。

想必。

后世子孙,必然人人都会此等仙术,可以逆天改命!

这一刻,李时珍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为自己生在华夏而激动庆幸。

高阳,仅仅凭借一手穿梭时空的法门,就让李时珍内心油然而生一股强烈的爱国之情。

不过。

李时珍还是想错了一点,后世并非人人都可以如此,自己也仅仅只是

因为激活了系统,所以才能穿梭于时间之中。

若是人人都能够穿梭时空,那还了得?

“先生,请!”

很快,时空开始停滞,那到时空之门内,风景也禁止不动。

高阳对着李时珍轻轻示意。

李时珍也不推辞,和后人打交道,无需像今时今日一样,谨小慎微,

他也是知道,高阳的性格,不拘小节,自然不会礼让三分。

此刻。

李时珍迈着步伐,迫不及待的走入了光圈,没有丝毫犹豫,也没有丝毫的不信任。

此时此刻,他心中只想要快些见到自己的偶像。

跟随者李时珍的脚步,高阳也紧随其后,一并迈了进去。

而。

此刻。

映入眼帘的并非一副盛世画卷,而是民不聊生,满是狼藉的一幕。

饥荒遍野,寸寸白骨,铺满大地。

民争相易子而食。

郡中人命十不存一。

男丁几乎遭受灭顶之灾。

到处都是恐慌和战乱,三国争霸,虽是历史上赫赫文明的时代,但也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时代,恐怖到,华夏族群几乎在那一场场的战役之中,濒临灭绝!

远处的杏林之中,有两道身影茫然无措的看着周围。

眼中流露的只有惋惜和悲痛之情。

李时珍也极为惊愕,随后便是头皮发麻。

他从未经历过这等恐怖的时代。

遍地骸骨,遍地饥民,满地都是饿的面黄肌瘦的难民。

......

连蝗虫都被啃食殆尽。

此时此刻。

李时珍远远望去,虽然未曾见过华佗和张仲景二人,可此刻,他却已经知晓了二人的身份,同时,也是在一瞬间泪流满面。

他能于此生,竟能见到朝思暮想的偶像,此生励志之榜样。

如此,已经无憾。

没错。

在不远处,正在为饥民们诊断的,便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中的华佗和张仲景。

两人生于同一个时代,也于同一个时代所落幕,他们最终的结局,也都同样的凄惨。

二人年岁相差不大,都是杏林之中,一等一的高手,神医。

然而。

一个是励志征服瘟疫的高手,另一个则是内外,妇幼以及针灸的杂学高手。

虽说这两人名望极高,但在当时的年代,除了各地诸侯王之外,医者地位之低下,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