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直播对话古今

第236章后世医学福利



“后人,后世之医学可曾发扬光大?世间众人,可还受到病灾之苦?无钱医治?”

“后人,元化之医术,可曾被后人认可?这医疗之法是否能够造福万民?”

这两个已经年仅半百,两鬓斑白的老人,此刻却犹如孩童一般,眼中闪烁着光芒。

他们都是看着高阳,希望高阳能够给他们一个,他们想要听见的答案。

此时的高阳面露微笑。

轻轻颔首点头。

“后世之医学先进无比,民众极少备受灾厄折磨。”

“人人都有医保,更有爱心互助。无钱医治之事少之又少。绝大多数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度过一生。”

“先生之所学,利于万民。被后世称为,西医。

此法更为科学的将人体解剖,分化,先生开创外科之流派,被誉为外科鼻祖。”

当张仲景和华佗都是听到了满意的答案后,他们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因为他们是真的害怕后世之医学颓废。

这乱世,谁知何时才能平息?

“小友,你所言,医保爱心互助是什么东西?”

张仲景随后立刻来了兴趣,对于此事极为感兴趣。

他好奇这究竟是什么东西,能够让世间多数之人都免于灾厄折磨。

旁边的李时珍和华佗也都是露出了好奇的神色。满脸疑惑的看向了高阳。

高阳也几乎是不假思索的。

便开口回答起来。

“低保是国家保障百姓医疗的一种,类似于《周礼.地官司徒》一曰雌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中的概念。”

被高阳这么一说。

李时珍三人立刻就明白了。

“如此,便明了了。只可惜这等国策都是被贪官所用,皆是不能惠及于民。”

张仲景做过长沙太守,对于这里面的门道是一清二楚。

如今乱世末日官员皆是贪图谋利,奸臣当道,疫情更是肆虐为患。

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情流行更甚。

百姓家中十室九空,此乃浩劫。

仅仅是他,张家原先有二百多人口。

自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的时间之内,家族人口因为疫病而死者就占据了三分之二,大家族尚且如此。那些真正的平民百姓呢?

这是真正的浩劫,无数生命被病魔吞噬。

所以张仲景害怕,害怕后世的所谓医保也不过是水月镜花,表面上的功夫。

李时珍和华佗也都是跟着叹息了一声。

多少天子国策都是利国利民。

但最终却被奸臣利用。

下放到县城乡野,层层剥削。朝廷补给的银子没了不说,还加重了民间赋税。修改国策此等奸臣逆贼之所为。实属该死。

高阳看到他们这般模样,立刻就明白了。

随后开始笑着解释道。

“三位先生,无需忧愁。后世之医保,虽说也有不足之处。但绝对是让无数民众受益的国策。很少有人敢在此等国策之上,胡所非为。如若有国家必然下手痛打,绝不姑息。”

“哦?那若是背景通天,若是这种人犯了法,也不会放过?”

张仲景顿时来了兴趣,抚摸着自己的胡须问道。

作为长沙太守,张仲景自然知道,什么所谓的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皆乃是胡言乱语。

所以,他此刻才会有所提问。

而高阳也是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地开口回答。

“没错,后世之医保是底线,是民众救命的东西,这是忌讳,谁伸手便剁了谁的手!”

此时的高阳,说话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

观众们也是感同身受的点了点头,许多人更是在这个时候,纷纷发送起弹幕来。

“说真的,这个可以不黑,也不用高级黑!我生病,是可以报销大部分的!”

“虽然有报销范围,但真的是救命!我家里情况不好,我的爸爸和妈妈出了车祸,一下子天都塌了,如果没有保障,我很难想象,那段时间是怎么熬过来的!”

“虽说现在的医院大多数也都是没有医德,但这个确实不用尬黑!”

“今天去医院里面看病,医生给我开的药,45元一盒,我到了药店看一下,只要15元,这个价格区间实在是太大了。

虽说是能报销,但是也未必是好事,不过好在药店也能报销,所以,这个是真的没法黑的!”

“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事情,在医疗方面,我相信华夏已经走在世界的最前端了!”

“现在,谁还说在医疗体系方面,哪个地方比华夏做的更加完美了?即便是美丽国,在医疗体系方面,也一样不可能和华夏比肩!我们就是这么自信!不信就比一比!”

“我庆幸自己是炎黄子孙,更是庆幸,自己生在华夏!”

此时此刻。

许多人都是对于这件事情,都是-感同身受。

因为。

高阳说的也都是真的。

这些事儿,也早就已经深入了千家万户,普及万民,这一点,是完全没-有办法尬黑的。

并且,在这一方面,根本没有几个国家,可以和华夏相提并论,被甩出十万八千里,都算是比较近的。

在华夏。

没有人会因为感冒而发愁,仅仅是这一点,就已经让国外望而却步了。

难道,这不是一种进步么?

甚至。

许多人国外的人,因为想要治病,而不远万里前来华夏,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根本不用特意拿出来说。

张仲景和华佗,也是看着高阳的模样,皱起了眉头。

“那你刚才所言之医疗,有所不善,这又是什么道理?若如你所言,这种应医疗体系该早已经完善了才是。”

这边是张仲景的疑惑。

因为高阳形容的太过于美好,如果真是像他所形容的那么美好,又还有什么不完善的呢?

即便是李时珍和华佗也都是转过头,看向了高阳。

他们没有张仲景想的难么深奥,毕竟,张仲景做过长沙太守,是他们这群人之中,官职最高的。

他们也只是普通的医者,但张仲景,则是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思考问题会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