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七公公幽会老太皇(上)
却说玄宗皇帝避难于巴蜀城都,倏忽八年过去。赖朝中文武众臣鼎立扶助,先后铲除安史逆贼,荡平中原,一统大唐天下。乃迎玄宗皇帝重返故都长安,幸未央宫。
只是这玄宗皇帝自马嵬坡痛失爱妃,日夕忧思,梦寐难已。虽后宫美女如云,然并没有一个中意的。每日里哀声叹息,心如死灰。弄得形容消廋,竟苍老了许多。对那朝中之事,也早已心灰意冷。自重幸未央宫,就已有禪位之意。于是草拟一份禪位诏书。其文曰:
“奉天承运大唐玄宗皇帝诏曰:曩者,大隋炀帝无道。百姓累卵,万民倒悬。天下分崩,海内离析。吾高祖皇帝起兵太原,发天怒,尽灭貔貅;奋虎威,铲除群雄。一统海内,四夷鹰服。后吾太宗先皇,秉承大统。安内怀远,拓展疆土,是为‘贞观之治’焉。至本朝先时,乃至极盛,谓之‘开元盛世’矣。只因朕耽于安乐,安于清泰,疏于朝纲,乃至安贼有隙可乘,终酿安史之祸。历经八年,天下伧痍,子民流离。朕每念及此,未尝不痛心疾首矣。今太子亨,贤达仁爱,有君临天下之德。朕欲效古圣之道,行禪让之礼,禪位于太子亨,万望勿辞!”
这太子亨为人贤达,素有孝心。见父皇诏书,黯然动容。想父皇自痛失爱妃,心自空荡。至于朝政,早已心凉。禪位之心,早已有之。但太子亨仍然力劝,以尽为子之道。于是玄宗皇帝又挥动御笔,亲敕草书一贴。其辞曰:
“吾儿亨鉴:圣人有云,父有劳,其子代之。今天下初定,朝纲待整,百废待举。奈为父老病,虽有宏愿,然心力不济。为父日夕忧思,唯恐有怠于事,以至误国殃民。经思虑再三,乃敕吾儿亨速行禪位大礼,以正天下之名。切切!”
于是于天宝十五年秋八月,在未央宫行大礼,玄宗皇帝禪位与太子亨,是为肃宗皇帝,改元至德。奉玄宗皇帝为“无上太皇”,迁无忧宫居住。
这无忧宫位于京都西侧。平日很少有人走动,是个偏僻去处。原来这无忧宫为先时道宗皇兄所建。这道宗皇兄甚喜道术,于是将这无忧宫建于僻静的西郊,以便于修炼。这老太皇选中的就是这偏僻清静。老太皇在这无忧宫,每日里不过念念经文,看点闲书,欣赏欣赏花草,看看后园景色。也乐得逍遥自在。
一日,老太皇正在后园赏景,忽见远处走来一人,似觉眼熟。倏忽来到面前,原来是久别的七公公。这七公公与五公公在马嵬坡贵妃殉难之后,就从没见过踪影。他们究竟哪里去了呢?老太皇常常这样想。现在这七公公忽地来到面前,这老太皇真是大喜过望!忙将七公公携之室内。七公公便要行君臣之礼,老太皇忙上前扶起:“平身!平身!如今我已退位,即如常人一般,不必行那繁琐礼节。”
七公公坐下,方欲开言,喉咙早已哽住,说不出话来。他索性大哭起来。老太皇赶忙劝慰。无奈自己亦不胜伤感,亦哽咽着抽泣起来。二人哭了一阵,七公公忽然站起,郑重禀报道:“报太皇陛下,贵妃娘娘杨太真贵妃娘娘今前来面见太皇陛下,现已在城外馆舍小憩,着奴才前来禀报!”
老太皇忽听得“贵妃娘娘”、“杨太真贵妃娘娘”,内心极为惊讶。忙大声说:“你说什么?你说杨太真娘娘还在?你说我的环儿还在?我的环儿没有死?我的环儿!我的……”
七公公见老太皇太过激动,忙用双手按住老太皇双肩,要老太皇坐下,由我慢慢细禀。
当下七公公见老太皇过于激动,忙用双手按住老太皇双肩,要老太皇坐下,缓缓说道:“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当初……”
“不要再来那一套,我已经不是万岁爷了,赶快说吧。”老太皇催促道。
“禀吾皇:原来当年马嵬坡群情激愤,以为贵妃娘娘当初不该收叛贼安禄山为义子,以至养虎为患,酿成今日之祸。今必得贵妃娘娘一人性命以谢天下。不然,十几万羽林军将作鸟兽散。奴才看情势危急,来不及禀报,便自作主张,将娘娘服饰换于贴身丫环珠儿。因这珠儿相貌与娘娘极为相似,所以竟瞒过了众人。这珠儿也极仗义,代主赴死,竟毫无惧色,也算一女中丈夫。
就在此时,奴才与五公公迅速帮娘娘乔装打扮,化妆成民女。我们以兄妹相称,逃离军营,混在难民之中。经数月奔波,到了湖南地界。这天,我们到了洞庭湖边的一个市镇。问当地人,说是巴陵。这里方未经战乱,人们富庶,百姓安宁。我们在此地住了数日,打听江南风俗人情,历史地理。
忽一日,与一老者谈起湖南山脉水势,人文历史。老者说,湖南东部多平原,西部多山地。大的山脉有南部的五夷山脉、中部的雪峰山脉、西北部的武陵山脉。其中以武陵山脉的山势最为奇险。其西端一直延伸到黔东高原。境内湘、资、沅、澧四大河流汇入洞庭湖。这洞庭湖古称云梦泽,纵横八百里,甚为壮阔。古有‘云梦吞长江’之说。四大河流中,唯沅水深入湘西腹地。战国屈夫子曾流放到此。
那老者甚是博学。我又问:‘敢问老先生,此沅水朔流而上,何如?’老先生说,这沅水朔流而上,经巴陵西、沅州、辰阳、溆浦、黔阳、洪江,直达龙标。龙标以上,为沅水上游,称潕水河。
先生且慢,这龙标虽为边陲小城,还去过大名人呢。安史之乱前,大诗人王昌龄在此任龙标尉,自号‘王龙标’。建有芙蓉楼,远近拜观者络绎不绝。安史之乱发生后,这王龙标同李太白一班文士,慨然投笔从戎,齐聚于江南太子殿下、永王李陵之麾下,征战戡乱。安史之乱平息后,王龙标即留京都,辅佐肃宗皇帝重振朝纲,功莫大焉!其龙标职事,由副职代为行驶。
老先生说到这里,脸露得意之色。听了老先生这一番述说,我心里忽地高兴起来。心想娘娘已自有了一个稳妥的安心之地了。”
七公公略停片刻,如有所思。老太皇忙催道:“说下去!说下去!”
只是这玄宗皇帝自马嵬坡痛失爱妃,日夕忧思,梦寐难已。虽后宫美女如云,然并没有一个中意的。每日里哀声叹息,心如死灰。弄得形容消廋,竟苍老了许多。对那朝中之事,也早已心灰意冷。自重幸未央宫,就已有禪位之意。于是草拟一份禪位诏书。其文曰:
“奉天承运大唐玄宗皇帝诏曰:曩者,大隋炀帝无道。百姓累卵,万民倒悬。天下分崩,海内离析。吾高祖皇帝起兵太原,发天怒,尽灭貔貅;奋虎威,铲除群雄。一统海内,四夷鹰服。后吾太宗先皇,秉承大统。安内怀远,拓展疆土,是为‘贞观之治’焉。至本朝先时,乃至极盛,谓之‘开元盛世’矣。只因朕耽于安乐,安于清泰,疏于朝纲,乃至安贼有隙可乘,终酿安史之祸。历经八年,天下伧痍,子民流离。朕每念及此,未尝不痛心疾首矣。今太子亨,贤达仁爱,有君临天下之德。朕欲效古圣之道,行禪让之礼,禪位于太子亨,万望勿辞!”
这太子亨为人贤达,素有孝心。见父皇诏书,黯然动容。想父皇自痛失爱妃,心自空荡。至于朝政,早已心凉。禪位之心,早已有之。但太子亨仍然力劝,以尽为子之道。于是玄宗皇帝又挥动御笔,亲敕草书一贴。其辞曰:
“吾儿亨鉴:圣人有云,父有劳,其子代之。今天下初定,朝纲待整,百废待举。奈为父老病,虽有宏愿,然心力不济。为父日夕忧思,唯恐有怠于事,以至误国殃民。经思虑再三,乃敕吾儿亨速行禪位大礼,以正天下之名。切切!”
于是于天宝十五年秋八月,在未央宫行大礼,玄宗皇帝禪位与太子亨,是为肃宗皇帝,改元至德。奉玄宗皇帝为“无上太皇”,迁无忧宫居住。
这无忧宫位于京都西侧。平日很少有人走动,是个偏僻去处。原来这无忧宫为先时道宗皇兄所建。这道宗皇兄甚喜道术,于是将这无忧宫建于僻静的西郊,以便于修炼。这老太皇选中的就是这偏僻清静。老太皇在这无忧宫,每日里不过念念经文,看点闲书,欣赏欣赏花草,看看后园景色。也乐得逍遥自在。
一日,老太皇正在后园赏景,忽见远处走来一人,似觉眼熟。倏忽来到面前,原来是久别的七公公。这七公公与五公公在马嵬坡贵妃殉难之后,就从没见过踪影。他们究竟哪里去了呢?老太皇常常这样想。现在这七公公忽地来到面前,这老太皇真是大喜过望!忙将七公公携之室内。七公公便要行君臣之礼,老太皇忙上前扶起:“平身!平身!如今我已退位,即如常人一般,不必行那繁琐礼节。”
七公公坐下,方欲开言,喉咙早已哽住,说不出话来。他索性大哭起来。老太皇赶忙劝慰。无奈自己亦不胜伤感,亦哽咽着抽泣起来。二人哭了一阵,七公公忽然站起,郑重禀报道:“报太皇陛下,贵妃娘娘杨太真贵妃娘娘今前来面见太皇陛下,现已在城外馆舍小憩,着奴才前来禀报!”
老太皇忽听得“贵妃娘娘”、“杨太真贵妃娘娘”,内心极为惊讶。忙大声说:“你说什么?你说杨太真娘娘还在?你说我的环儿还在?我的环儿没有死?我的环儿!我的……”
七公公见老太皇太过激动,忙用双手按住老太皇双肩,要老太皇坐下,由我慢慢细禀。
当下七公公见老太皇过于激动,忙用双手按住老太皇双肩,要老太皇坐下,缓缓说道:“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当初……”
“不要再来那一套,我已经不是万岁爷了,赶快说吧。”老太皇催促道。
“禀吾皇:原来当年马嵬坡群情激愤,以为贵妃娘娘当初不该收叛贼安禄山为义子,以至养虎为患,酿成今日之祸。今必得贵妃娘娘一人性命以谢天下。不然,十几万羽林军将作鸟兽散。奴才看情势危急,来不及禀报,便自作主张,将娘娘服饰换于贴身丫环珠儿。因这珠儿相貌与娘娘极为相似,所以竟瞒过了众人。这珠儿也极仗义,代主赴死,竟毫无惧色,也算一女中丈夫。
就在此时,奴才与五公公迅速帮娘娘乔装打扮,化妆成民女。我们以兄妹相称,逃离军营,混在难民之中。经数月奔波,到了湖南地界。这天,我们到了洞庭湖边的一个市镇。问当地人,说是巴陵。这里方未经战乱,人们富庶,百姓安宁。我们在此地住了数日,打听江南风俗人情,历史地理。
忽一日,与一老者谈起湖南山脉水势,人文历史。老者说,湖南东部多平原,西部多山地。大的山脉有南部的五夷山脉、中部的雪峰山脉、西北部的武陵山脉。其中以武陵山脉的山势最为奇险。其西端一直延伸到黔东高原。境内湘、资、沅、澧四大河流汇入洞庭湖。这洞庭湖古称云梦泽,纵横八百里,甚为壮阔。古有‘云梦吞长江’之说。四大河流中,唯沅水深入湘西腹地。战国屈夫子曾流放到此。
那老者甚是博学。我又问:‘敢问老先生,此沅水朔流而上,何如?’老先生说,这沅水朔流而上,经巴陵西、沅州、辰阳、溆浦、黔阳、洪江,直达龙标。龙标以上,为沅水上游,称潕水河。
先生且慢,这龙标虽为边陲小城,还去过大名人呢。安史之乱前,大诗人王昌龄在此任龙标尉,自号‘王龙标’。建有芙蓉楼,远近拜观者络绎不绝。安史之乱发生后,这王龙标同李太白一班文士,慨然投笔从戎,齐聚于江南太子殿下、永王李陵之麾下,征战戡乱。安史之乱平息后,王龙标即留京都,辅佐肃宗皇帝重振朝纲,功莫大焉!其龙标职事,由副职代为行驶。
老先生说到这里,脸露得意之色。听了老先生这一番述说,我心里忽地高兴起来。心想娘娘已自有了一个稳妥的安心之地了。”
七公公略停片刻,如有所思。老太皇忙催道:“说下去!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