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天真圣经
清羽峰位于中原东部,邻近东海,正值寒冬初过之际,几株嫩黄小花已经迎风开放,昭示这
春天的来临,山上白雪渐渐融化,徐徐而流,在山间奏起轻快的乐章,山间陡峭无比,险石
突立于其间。一黄袍和尚走到山脚下的湖边,放下桶打满一桶水,然后挑着铁桶,快步上山,
在水桶之下竟还有一个小孔,水不断往外漏出。那黄袍和尚行走如飞,险石乱林间,如在平
地,身法轻灵,没用多久,就到了山顶。山顶之上,庙宇参差,青烟环绕,宛如隔世。庙门
前种着一颗古槐树,树干粗大,想必有些年份了。朱红色大门上几个金色大字“静灵寺”,
看似平淡无奇,却有暗蕴佛家真义。
殿门口有一小僧面色焦急,不断徘徊,见到黄袍和尚挑水上来,急忙赶过来,道:“三师兄,
你可回来了,师父在弥罗殿中等你,像是有什么急事,你快去看看吧。”那和尚放下水桶,
道:“烦劳师弟帮我将这担水挑去厨房。”那小僧拍着胸膛道:“师兄请放心吧,这里交给我
了。”一看水桶,竟还是满满的,几乎与边缘平齐。
这黄袍和尚是静灵寺的三师兄,法号智远。智远行至弥罗殿前,双手合十,躬身叫了声道:
“师父。”殿内一道慈善的声音道:“智远来了,进来吧。”智远缓缓踏入殿内,殿内一位身
穿古旧的僧袍的老者,面色祥和,让人不自觉生出一种亲切之感。这是静灵寺主持方丈慧光
大师,慧空大师虽然修为没有古木真人深厚,但是因为为人慈和,在修真界威望却并不输于
古木真人。慧空大师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智远,你近来修为又有长进啦。”智远恭敬道:
“蒙师父教诲,弟子深感大恩。”慧光大师见他说的十分诚恳,心中不由一阵感动,笑道:
“智远,为师有一事要你下山去办。”智远道:“师父吩咐便是。”
慧光大师叹了口气,才道:“修真界从此恐怕再无宁静之日了。”智远奇道:“师父,山下发
生什么事了吗?”慧光大师道:“你可听说过天真圣经。”智远大吃一惊,天真圣经曾经可是
拯救了整个中原,自然清楚,而且听闻只要修习了它,便可以称霸修真界,想到此处,纵然
智远在佛家潜心修行这么多年,心中也不免有些火热,道:“弟子倒是听过,不知师父为何
问起?”慧空大师道:“那你可知道它的来历。”智远道:“弟子不知,还请师父讲解。”慧空
大师道:“据说在一百多年前,妖主在南岭凭空出现,力压群妖,统一了整个妖界,那时的
妖界是前所未有的统一,兴盛。之后妖主欲图歼灭所有的正派修真之士,统一天下。之后就
爆发了正妖大战,妖主修为之高,正教众人无人能及,凭着“炼欲魔心”无上法诀,纵横当
世,修真界无法抵挡。正派节节败退,损伤惨重。正派中星华派出了一位百年难遇的天才,
独孤剑尘前辈,他苦心专研星华派的功法北斗剑诀,独辟蹊径,在妖界入侵中原的第三年时,
创出了北斗真诀,这便是天真圣经的前身。而此时的中原南边已几乎为妖界所占,修正门派
大多北迁,更有甚者,为了躲避妖界,逃入北漠荒芜之地。
独孤剑尘前辈在泗水湖畔,与妖主大战,战况激烈,妖主见有人能与他一战,心里自是高兴,
大有知己之感。但是独孤剑尘前辈终究修为时日太短,败了下来,心中不服,邀妖主十年之
后再战,并让他答应这十年不能再侵略中原,妖主欣然答应。独孤剑尘前辈回去之后,再次
苦心研究,直到六年后的一日晚上天象大变,北斗移位,独孤剑尘前辈心有所感,经历了四
年时间就创出了今日的天真圣经。
十年眨眼便至,这十年来,妖主也算讲信誉,没有再侵犯过中原北方,人间到是享了几年太
平。妖主和独孤剑尘前辈来到泗水湖畔,叙了多年的别来之情后,再次相战,这次双方都发
现对方修为增进不少。独孤剑尘前辈的天真圣经蕴含道家无上真法,招式奇幻,借天地之气,
威力巨大无比。而“炼欲魔心”是上古真法,自也不弱。
双方交战七日七夜,胜负不分,哪知就在这时,大批修真之士涌出,向妖主围攻而去,独孤
剑尘前辈也是大惊无比,可是自己与妖主相斗七日七夜,那里还有气力去阻止。妖主一人终
究不敌,一代英雄从此就长眠于泗水湖畔。
独孤剑尘前辈与妖主虽相处不久,却早已将对方当做知己,得此变故,不禁伤心欲绝,从此
封剑隐于山林之间,修真界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传闻说当独孤前辈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不
忍自己用了十年心血创出的无上法诀无人继承,便将它写成一本书,便是天真圣经了。之后
不知道怎么的,天真圣经在最近重出修真界,正邪两派几乎所有修士都去抢夺,造成无数的
伤亡。”
智远听完,对独孤剑尘大是钦佩,更是激发了斗志,道:“想不到天真圣经竟还有这么多的
故事,只可惜,他老人家最后隐退山林。”慧空大师道:“独孤前辈隐退自有他的一番道理,
不过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此后修真界却又多了些腥风血雨。古玄剑派的掌教古木真人不忍,
毅然出世,将其夺回山门,并命令门下弟子不得学习上面的功夫,岂不知竟然招致灭门之祸。”
智远大惊,道:“什么,古玄剑派被灭门了!这,这怎么可能,古玄剑派可是号称‘北南山,
南天云’,是我修真界的泰山北斗呀。”
慧空大师道:“恩,我这也是刚知道的,听说是正邪两派大举进攻。”智远不解道:“为什么?”
慧空大师道:“名利浮沉何时尽,殊知林间万枯骨。”智远低头沉思了一会,道:“多谢师父
指点。慧空大师道:“正邪两派在灭了古玄剑派后,却没有发现天真圣经,经过盘问,才知
已经被人一位弟子给拿下山去了,然后他们四处追踪,却还是没有找到此人。就在昨天,碧
云门全派一百九十多人,在一夜之间全部被杀。”智远大惊,道:“是谁所为?”慧云大师道:
“是古玄剑派唯一幸存的弟子,韩松。”
智远道:“怎么可能,韩松虽然修为深厚,但是也不可能一夜之间灭了碧云门呀。”随后脸色
大变,道:“是天真圣经!”慧空大师点了点头,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冤冤相报何时
了。”智远道:“那师父的意思是?”慧空大师道:“下山想尽办法阻止这场仇杀,还天下一
个太平。”智远道:“弟子遵命。”慧空大师道:“一切小心为妙,若是韩松已经入魔,无可救
药,就只好除魔卫道了。”智远双手合十,道:“弟子明白。”
智远从弥罗殿出来之后,心中对韩松不由充满了期待,道:“韩松,但愿你不要让我失望。”
这时一个身材肥大,身着黄袍僧衣的和尚走了过来,呵呵一笑,道:“三师弟,师父找你什
么事呀?”智远微微一笑,道:“师弟我要去远门了。”那人正是静灵寺二师兄,智笑,他为
人平和,深受门中弟子爱戴,道:“哦,这是为何呀,难道又有什么事需要你去行侠仗义?
呵呵,师弟,你还是忙,不像我,只知道在寺中吃些闲饭。”智远可不敢小瞧这位二师兄,
他从来没有把智笑看清过,只觉得自己这位二师兄修为远在自己自上。只是智笑从不与人争
斗,又因为他的为人行事,于每个人关系都处的好,所以在修真界的名声还没有大师兄和三
师兄高。智远把山下发生的事情给智笑讲了一遍,智笑微微一惊,随即笑道:“那师弟这次
任务重大了,我送你一件宝贝,关键时刻,可以克敌制胜。”智远一愣,道:“什么宝贝?”
智笑拿出一个金色的钵,钵体边缘有许多古怪符文,其他地方就和普通的钵一样,并无差别。
智远道:“这是?”智笑道:“这是什么东西我也不太清楚,上次在山下捡得,呵呵,不过应
该会对你有所帮助。”智远知道智笑是不愿意告诉他,但也不多问,道:“多谢师兄,回来我
就还给你。”智笑笑道:“都说送给你了,你就尽管用就是了,呵呵。”这个师兄做事总是出
人意表,智远接过金钵,对智笑告了别,便下山去了。
芦苇招摇,波光荡漾,朝霞红彩,一酒楼凭湖而立,楼上一灰衣少年迎湖自饮自酌,眉宇间
透着一股杀气,让人不威而寒。这少年正是韩松,韩松自从那日得知师门被灭,伤心欲绝,
自觉茫茫天地,尽是陌生路,本想先回师门看看再作打算,哪知无意中听说碧云门一夜之间,
全派一百多口人尽被杀害,连老弱妇女都没有幸免,其墙上写着“天地不仁,替天行道,古
玄剑派,血债血偿”几个血红大字。韩松不由暗惊:“这难道是有人栽赃,或是我派还有人
幸存。”心下计议,不管怎样,先去查探一番。御剑飞行了一阵,感到腹中饥饿,便在泗水
湖盼的酒楼里坐了下来。
春天的来临,山上白雪渐渐融化,徐徐而流,在山间奏起轻快的乐章,山间陡峭无比,险石
突立于其间。一黄袍和尚走到山脚下的湖边,放下桶打满一桶水,然后挑着铁桶,快步上山,
在水桶之下竟还有一个小孔,水不断往外漏出。那黄袍和尚行走如飞,险石乱林间,如在平
地,身法轻灵,没用多久,就到了山顶。山顶之上,庙宇参差,青烟环绕,宛如隔世。庙门
前种着一颗古槐树,树干粗大,想必有些年份了。朱红色大门上几个金色大字“静灵寺”,
看似平淡无奇,却有暗蕴佛家真义。
殿门口有一小僧面色焦急,不断徘徊,见到黄袍和尚挑水上来,急忙赶过来,道:“三师兄,
你可回来了,师父在弥罗殿中等你,像是有什么急事,你快去看看吧。”那和尚放下水桶,
道:“烦劳师弟帮我将这担水挑去厨房。”那小僧拍着胸膛道:“师兄请放心吧,这里交给我
了。”一看水桶,竟还是满满的,几乎与边缘平齐。
这黄袍和尚是静灵寺的三师兄,法号智远。智远行至弥罗殿前,双手合十,躬身叫了声道:
“师父。”殿内一道慈善的声音道:“智远来了,进来吧。”智远缓缓踏入殿内,殿内一位身
穿古旧的僧袍的老者,面色祥和,让人不自觉生出一种亲切之感。这是静灵寺主持方丈慧光
大师,慧空大师虽然修为没有古木真人深厚,但是因为为人慈和,在修真界威望却并不输于
古木真人。慧空大师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智远,你近来修为又有长进啦。”智远恭敬道:
“蒙师父教诲,弟子深感大恩。”慧光大师见他说的十分诚恳,心中不由一阵感动,笑道:
“智远,为师有一事要你下山去办。”智远道:“师父吩咐便是。”
慧光大师叹了口气,才道:“修真界从此恐怕再无宁静之日了。”智远奇道:“师父,山下发
生什么事了吗?”慧光大师道:“你可听说过天真圣经。”智远大吃一惊,天真圣经曾经可是
拯救了整个中原,自然清楚,而且听闻只要修习了它,便可以称霸修真界,想到此处,纵然
智远在佛家潜心修行这么多年,心中也不免有些火热,道:“弟子倒是听过,不知师父为何
问起?”慧空大师道:“那你可知道它的来历。”智远道:“弟子不知,还请师父讲解。”慧空
大师道:“据说在一百多年前,妖主在南岭凭空出现,力压群妖,统一了整个妖界,那时的
妖界是前所未有的统一,兴盛。之后妖主欲图歼灭所有的正派修真之士,统一天下。之后就
爆发了正妖大战,妖主修为之高,正教众人无人能及,凭着“炼欲魔心”无上法诀,纵横当
世,修真界无法抵挡。正派节节败退,损伤惨重。正派中星华派出了一位百年难遇的天才,
独孤剑尘前辈,他苦心专研星华派的功法北斗剑诀,独辟蹊径,在妖界入侵中原的第三年时,
创出了北斗真诀,这便是天真圣经的前身。而此时的中原南边已几乎为妖界所占,修正门派
大多北迁,更有甚者,为了躲避妖界,逃入北漠荒芜之地。
独孤剑尘前辈在泗水湖畔,与妖主大战,战况激烈,妖主见有人能与他一战,心里自是高兴,
大有知己之感。但是独孤剑尘前辈终究修为时日太短,败了下来,心中不服,邀妖主十年之
后再战,并让他答应这十年不能再侵略中原,妖主欣然答应。独孤剑尘前辈回去之后,再次
苦心研究,直到六年后的一日晚上天象大变,北斗移位,独孤剑尘前辈心有所感,经历了四
年时间就创出了今日的天真圣经。
十年眨眼便至,这十年来,妖主也算讲信誉,没有再侵犯过中原北方,人间到是享了几年太
平。妖主和独孤剑尘前辈来到泗水湖畔,叙了多年的别来之情后,再次相战,这次双方都发
现对方修为增进不少。独孤剑尘前辈的天真圣经蕴含道家无上真法,招式奇幻,借天地之气,
威力巨大无比。而“炼欲魔心”是上古真法,自也不弱。
双方交战七日七夜,胜负不分,哪知就在这时,大批修真之士涌出,向妖主围攻而去,独孤
剑尘前辈也是大惊无比,可是自己与妖主相斗七日七夜,那里还有气力去阻止。妖主一人终
究不敌,一代英雄从此就长眠于泗水湖畔。
独孤剑尘前辈与妖主虽相处不久,却早已将对方当做知己,得此变故,不禁伤心欲绝,从此
封剑隐于山林之间,修真界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传闻说当独孤前辈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不
忍自己用了十年心血创出的无上法诀无人继承,便将它写成一本书,便是天真圣经了。之后
不知道怎么的,天真圣经在最近重出修真界,正邪两派几乎所有修士都去抢夺,造成无数的
伤亡。”
智远听完,对独孤剑尘大是钦佩,更是激发了斗志,道:“想不到天真圣经竟还有这么多的
故事,只可惜,他老人家最后隐退山林。”慧空大师道:“独孤前辈隐退自有他的一番道理,
不过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此后修真界却又多了些腥风血雨。古玄剑派的掌教古木真人不忍,
毅然出世,将其夺回山门,并命令门下弟子不得学习上面的功夫,岂不知竟然招致灭门之祸。”
智远大惊,道:“什么,古玄剑派被灭门了!这,这怎么可能,古玄剑派可是号称‘北南山,
南天云’,是我修真界的泰山北斗呀。”
慧空大师道:“恩,我这也是刚知道的,听说是正邪两派大举进攻。”智远不解道:“为什么?”
慧空大师道:“名利浮沉何时尽,殊知林间万枯骨。”智远低头沉思了一会,道:“多谢师父
指点。慧空大师道:“正邪两派在灭了古玄剑派后,却没有发现天真圣经,经过盘问,才知
已经被人一位弟子给拿下山去了,然后他们四处追踪,却还是没有找到此人。就在昨天,碧
云门全派一百九十多人,在一夜之间全部被杀。”智远大惊,道:“是谁所为?”慧云大师道:
“是古玄剑派唯一幸存的弟子,韩松。”
智远道:“怎么可能,韩松虽然修为深厚,但是也不可能一夜之间灭了碧云门呀。”随后脸色
大变,道:“是天真圣经!”慧空大师点了点头,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冤冤相报何时
了。”智远道:“那师父的意思是?”慧空大师道:“下山想尽办法阻止这场仇杀,还天下一
个太平。”智远道:“弟子遵命。”慧空大师道:“一切小心为妙,若是韩松已经入魔,无可救
药,就只好除魔卫道了。”智远双手合十,道:“弟子明白。”
智远从弥罗殿出来之后,心中对韩松不由充满了期待,道:“韩松,但愿你不要让我失望。”
这时一个身材肥大,身着黄袍僧衣的和尚走了过来,呵呵一笑,道:“三师弟,师父找你什
么事呀?”智远微微一笑,道:“师弟我要去远门了。”那人正是静灵寺二师兄,智笑,他为
人平和,深受门中弟子爱戴,道:“哦,这是为何呀,难道又有什么事需要你去行侠仗义?
呵呵,师弟,你还是忙,不像我,只知道在寺中吃些闲饭。”智远可不敢小瞧这位二师兄,
他从来没有把智笑看清过,只觉得自己这位二师兄修为远在自己自上。只是智笑从不与人争
斗,又因为他的为人行事,于每个人关系都处的好,所以在修真界的名声还没有大师兄和三
师兄高。智远把山下发生的事情给智笑讲了一遍,智笑微微一惊,随即笑道:“那师弟这次
任务重大了,我送你一件宝贝,关键时刻,可以克敌制胜。”智远一愣,道:“什么宝贝?”
智笑拿出一个金色的钵,钵体边缘有许多古怪符文,其他地方就和普通的钵一样,并无差别。
智远道:“这是?”智笑道:“这是什么东西我也不太清楚,上次在山下捡得,呵呵,不过应
该会对你有所帮助。”智远知道智笑是不愿意告诉他,但也不多问,道:“多谢师兄,回来我
就还给你。”智笑笑道:“都说送给你了,你就尽管用就是了,呵呵。”这个师兄做事总是出
人意表,智远接过金钵,对智笑告了别,便下山去了。
芦苇招摇,波光荡漾,朝霞红彩,一酒楼凭湖而立,楼上一灰衣少年迎湖自饮自酌,眉宇间
透着一股杀气,让人不威而寒。这少年正是韩松,韩松自从那日得知师门被灭,伤心欲绝,
自觉茫茫天地,尽是陌生路,本想先回师门看看再作打算,哪知无意中听说碧云门一夜之间,
全派一百多口人尽被杀害,连老弱妇女都没有幸免,其墙上写着“天地不仁,替天行道,古
玄剑派,血债血偿”几个血红大字。韩松不由暗惊:“这难道是有人栽赃,或是我派还有人
幸存。”心下计议,不管怎样,先去查探一番。御剑飞行了一阵,感到腹中饥饿,便在泗水
湖盼的酒楼里坐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