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因为爱

第2章

父亲出生七个月时,祖父离开家乡参加了抗日。后来祖父转战到南京时,派人来接祖母和两个孩子。但祖母考虑到家中日渐年老的公公婆婆,以及一大摊子家事,便让人捎口信说等仗打完了还是回家团聚吧。然而谁曾想来人这一走竟再没了祖父的音信……土改时,曾被划分为“军属”成分的家庭,因一个曾在南京受到祖父照顾的本家人的“黑状”告密,遂又被改为剥削劳动人民的“地主”,理由是有土地、雇佣了两个长工,不由分说便把祖母关进“黑屋”。

时年,姑妈12岁,父亲7岁。

那时,两个可怜的孩子有米下锅时还好说,无粮做饭时,好心的邻居送给姐弟俩的粥他们也要省下去送给“黑屋”中的娘亲充饥。在**那混淆是非的年代,一封大字报贴在父亲所在的单位,说“他的父亲是国民党的军官,随蒋介石去了台湾,他肯定里通外国,不是叛徒是什么”。父亲又被遣返到农村。所幸当时单位的领导是个开明人士,冒着风险又亲自把父亲接回了单位。改革的春风吹暖大地,生活的阳光一天天明媚起来,孩子们在除了王叶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后,父亲竟又失去了母亲。难怪姑妈在母亲走后,哭着对父亲说:“你的命怎么这么苦?老来伴儿,老来伴儿,这还没老,竟连个伴儿也没了!”

“我好心办了一件窝囊事。”姑妈开始自责,“早知道这样就不给他找什么‘伴儿’!”

“好了,姑,你也别急了,事儿已经这样了,我爸会想明白的。”看着姑妈和父亲争吵,作为晚辈王枫不便插话,这会儿他也只能劝说姑妈。

“算了算了,以后你爸的事儿我再也不管了。”姑妈连连摆手,“不过你记住了王枫,万万不可让那女人再进咱家门。”

“你放心姑,她不会来。”也许是家教过于严格,王枫打小就没有一般男孩子的莽撞、粗鲁,他的性格说好听点是偏于中庸之道,难听点就是没有男子汉气概,有点过于随和。就像和杜彩华之间,因为母亲那场事故,最初也动过离婚的念头,但就像王叶指着杜母所说的,“我嫂子年轻不懂事,可以原谅”,家里所有人都没有怪罪杜彩华,反而纷纷劝说王枫,“不要有这样的念头。”

楼下好像是姑妈要离开的声音,王叶没有理会。她一动不动地蜷着身子,感到浑身一阵阵发冷。

扯过被子,不顾身边的许勇林,王叶一头倒在床上。

“你干嘛,王叶?”

“要走你赶快走,我烦你。”

“你还没吃饭呢。”

“我不饿!”

“你怎么了?”许勇林近前来,用手撩拨着王叶的发梢。

“出去!”王叶厌恶地厉声呵斥。

“好好,你睡吧,我不打扰你。”许勇林乖乖的收回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