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一波又起
“没事没事,只是来看看你!”楚葛云抖开折扇,扇了两下又突然合上扇子,懊恼地拍拍脑门,“额,本王是来传话的,方才在门口遇上六哥,六哥让我告诉你,你要想见赫连峥的话最好快点换了衣服扮成小厮和他到刑部去。”
不等赫连若畔问,他又说:“今日三堂会审,圣上亲临监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赫连大人的案子今天就能了结。”
晴天一声霹雳,赫连若畔愣住了,拉紧衣襟大步流星往外赶。被冷落的楚葛云也不恼,紧跟着疾步追了过去,一边走还不忘了抱怨:“还以为能和你说上两句话,你急什么!案子又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审完的。”
等到了府门口,哪里还见楚沐风的车驾。楚葛云体谅赫连若畔身子未好走路不便,特意找了马车来。
马车震荡,赫连若畔愈发心急火燎坐立不安。
楚葛云说:“赫连峥的罪名本来已经定了,秋后问斩。后来丞相大人携礼部尚书、虎威将军进言此案蹊跷,圣上又下令重查。
赫连峥通敌的信件还在圣上的御案上摆着,想翻案本就困难,再加上京都府尹一口咬定赫连峥为逃避罪责纵女行凶,企图诬陷朝廷重臣。圣上思及赫连峥往日功勋,又听了百家言论更加难以抉择,这件案子就先放下了。”
“放下了是好事,只要赫连峥活着,事情就有转机。正巧丞相大人找到了昔日赫连峥的部下现今驻守边疆的孙都尉,孙都尉得到线报说七月十五晚间有一位西域富商在当地酒楼宴请一布衣青年,席间涉及不少敏感交易,临了那富商送了青年不下十担的货物。后来查证,富商是西域腾戈国的御使邢赞。”
这些事情赫连若畔知道,因为那孙都尉的名字还是她写在丞相的书案上的。她是想着云亦飞既然和她有约,自然会着手为赫连峥翻案,所以她才将从卫国府查到的事情告诉丞相。
楚葛云又说:“孙都尉应丞相之邀归京作证,原本说的好好的,等到了御前却一口咬定与邢赞相见的布衣青年是赫连峥的下属,有名有姓证据确凿,甚至当堂将那人捉来质问。如此一来,赫连峥通敌叛国的罪名算是坐实了,今天……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齐王府与刑部不过间隔两条街,可赫连若畔却觉得仿佛隔了千山万水,这一路走得比她前世今生二十余年走得任何一条路都要长。
她占了赫连若畔的身子,也承接了痴傻的赫连若畔对赫连峥的孺慕之情,就算不论这些,单单想当日赫连峥在大火中死死护着女儿的真情,她也难以释怀。赫连峥的安危压在心上仿佛万斤大锁。赫连若畔本以为暗暗周旋,一定能为赫连家翻案,却没想到结果来的这么快。
马车在刑部府衙门前停下,赫连若畔甩开楚葛云的搀扶,疾步往里走。门房想拦,被楚葛云以平王腰牌挡了回去。待入得堂内,八位王爷来了四对。高堂上皇帝龙袍加身正襟危坐,身旁首座的太子一身正黄服侍,自皇帝至随侍王爷百官俱是一副肃穆神色。
而赫连若畔无官爵名位,连靠近都不能。
入目便见赫连峥直挺挺地跪在正堂,白色的囚服染了血,鞭痕历历。赫连若畔心头一紧,差点昏厥过去。
与赫连峥并肩跪着的是京都府尹赵亭生,他摘下官帽一拜伏地:“圣上,以上便是此案的前因后果,微臣自知未能尽职守护京都安危,未能及时拦截通敌信件,自知罪无可恕,望圣上严惩!”
赫连若畔面如死灰,楚葛云执了她的手紧紧握着:“姑娘节哀顺变,切莫冲动。”
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
皇帝虎目如炬,沉吟半晌:“赫连峥,做出这等事你可对得起百官苦苦守护的江山社稷,可对得起为我丰召皇朝呕心沥血的先祖,对得起天下百姓?”他微闭双眼,语气低沉下来,疲惫又沉痛,“你……可知罪?”
赫连峥背脊挺得笔直,一声刚毅的轻笑在喉咙里震荡,俯身拜倒:“微臣知……”
“慢着!”冷冷一声尖锐语调刺破堂中沉闷气氛。
栅栏外乱了起来,彭地一声,赫连若畔四仰八叉地狼狈摔了进来,正摔在拢袖端坐的楚沐风脚下。
不等赫连若畔问,他又说:“今日三堂会审,圣上亲临监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赫连大人的案子今天就能了结。”
晴天一声霹雳,赫连若畔愣住了,拉紧衣襟大步流星往外赶。被冷落的楚葛云也不恼,紧跟着疾步追了过去,一边走还不忘了抱怨:“还以为能和你说上两句话,你急什么!案子又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审完的。”
等到了府门口,哪里还见楚沐风的车驾。楚葛云体谅赫连若畔身子未好走路不便,特意找了马车来。
马车震荡,赫连若畔愈发心急火燎坐立不安。
楚葛云说:“赫连峥的罪名本来已经定了,秋后问斩。后来丞相大人携礼部尚书、虎威将军进言此案蹊跷,圣上又下令重查。
赫连峥通敌的信件还在圣上的御案上摆着,想翻案本就困难,再加上京都府尹一口咬定赫连峥为逃避罪责纵女行凶,企图诬陷朝廷重臣。圣上思及赫连峥往日功勋,又听了百家言论更加难以抉择,这件案子就先放下了。”
“放下了是好事,只要赫连峥活着,事情就有转机。正巧丞相大人找到了昔日赫连峥的部下现今驻守边疆的孙都尉,孙都尉得到线报说七月十五晚间有一位西域富商在当地酒楼宴请一布衣青年,席间涉及不少敏感交易,临了那富商送了青年不下十担的货物。后来查证,富商是西域腾戈国的御使邢赞。”
这些事情赫连若畔知道,因为那孙都尉的名字还是她写在丞相的书案上的。她是想着云亦飞既然和她有约,自然会着手为赫连峥翻案,所以她才将从卫国府查到的事情告诉丞相。
楚葛云又说:“孙都尉应丞相之邀归京作证,原本说的好好的,等到了御前却一口咬定与邢赞相见的布衣青年是赫连峥的下属,有名有姓证据确凿,甚至当堂将那人捉来质问。如此一来,赫连峥通敌叛国的罪名算是坐实了,今天……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齐王府与刑部不过间隔两条街,可赫连若畔却觉得仿佛隔了千山万水,这一路走得比她前世今生二十余年走得任何一条路都要长。
她占了赫连若畔的身子,也承接了痴傻的赫连若畔对赫连峥的孺慕之情,就算不论这些,单单想当日赫连峥在大火中死死护着女儿的真情,她也难以释怀。赫连峥的安危压在心上仿佛万斤大锁。赫连若畔本以为暗暗周旋,一定能为赫连家翻案,却没想到结果来的这么快。
马车在刑部府衙门前停下,赫连若畔甩开楚葛云的搀扶,疾步往里走。门房想拦,被楚葛云以平王腰牌挡了回去。待入得堂内,八位王爷来了四对。高堂上皇帝龙袍加身正襟危坐,身旁首座的太子一身正黄服侍,自皇帝至随侍王爷百官俱是一副肃穆神色。
而赫连若畔无官爵名位,连靠近都不能。
入目便见赫连峥直挺挺地跪在正堂,白色的囚服染了血,鞭痕历历。赫连若畔心头一紧,差点昏厥过去。
与赫连峥并肩跪着的是京都府尹赵亭生,他摘下官帽一拜伏地:“圣上,以上便是此案的前因后果,微臣自知未能尽职守护京都安危,未能及时拦截通敌信件,自知罪无可恕,望圣上严惩!”
赫连若畔面如死灰,楚葛云执了她的手紧紧握着:“姑娘节哀顺变,切莫冲动。”
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
皇帝虎目如炬,沉吟半晌:“赫连峥,做出这等事你可对得起百官苦苦守护的江山社稷,可对得起为我丰召皇朝呕心沥血的先祖,对得起天下百姓?”他微闭双眼,语气低沉下来,疲惫又沉痛,“你……可知罪?”
赫连峥背脊挺得笔直,一声刚毅的轻笑在喉咙里震荡,俯身拜倒:“微臣知……”
“慢着!”冷冷一声尖锐语调刺破堂中沉闷气氛。
栅栏外乱了起来,彭地一声,赫连若畔四仰八叉地狼狈摔了进来,正摔在拢袖端坐的楚沐风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