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值得被尊敬的医者
在高阳说完这句话之后,张仲景立马迫不及待了起来。
"还请小友,能够带我们一观孙瑞先生之风采。"张仲景立刻上前一步,行礼而言。
对于医者而言,能够见到这般人,亦是人生之乐趣。
"还望晚辈,恕难从命!在来见三位先生之前,晚辈早已经去拜访过孙瑞先生。而且。晚辈还跟随孙瑞先生,学了一些皮毛,希望诸位先生莫要见笑。"
但是。
这句话却瞬间让许多人皱起了眉头。
尤其是那些老中医,他们很多都是见过孙瑞教授的,甚至其中一些,还曾经和孙瑞教授一起工作过,虽然现在孙瑞教授已经退体了。
但是。
这依然不影响孙瑞教授,在他们心中的地位。而对于他们而言,孙瑞教授也是神圣的,高阳说孙瑞教授,曾经差点被判刑,这句话自然是有些不讨喜了,更是引起了不少老中医的不满。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孙瑞教授就是活着的中医传奇。
"哎!居然这么说老孙!要知道,老孙当时也是被逼的没办法呀!"
"没错,对于我们这些老头子来说,老孙自然是很熟悉,这样说他,我还是有点难以接受的。"
此时此刻。
这些老中医们,并不希望有人能够出演孙瑞的教授,自然也不希望在大屏幕里,看见其他人饰演孙瑞教授。
没有人能够饰演,也没有人能够将活着的传奇,给演绎的生动。
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孙瑞教授这样的中医界天纵奇才了。
在监狱中自学中医,矢志不渝,铸就千古奇才。孙瑞教授,更是改变了世人对于中医的刻板印象,纵然有许多人称赞中医,但,还是要承认一点。
那就是,中医的见效,一直都是比西医来的要慢的。
所以才有了慢郎中这种说法。
可孙瑞教授,却是让中医变的更加神秘起来,金陵中医院,曾经有一位七十多岁,心脏衰竭的病人,病危通知书已经下达了无数次,西医已经束手无策了,而这病人也只能等死。
除了等死之外,别无他法。但。
也在这个时候,病人的家属找到了孙瑞教授。而孙瑞教授,也是破格的出手了,他没有收取病人一分钱诊金,三天之后,原本生命垂危的病人,就已经被孙瑞教授,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自此,他便是被称为中医院的ICU。
中医,从来都不慢,只是现在的华夏中医,再也难以出现另一个孙瑞教授了。
像孙瑞教授这般的天纵奇才,天下间也再也没有了。
许多老中医都是颇为感慨。
到了他们这个年纪,对于一些老事物,便开始格外的怀念。
屏幕之中,一切都是寂静了下来。屏幕之外,连风都是停了。生怕惊扰了此刻的氛围。
天空之上,凭空的出现了一个荧幕,犹如电影画面一般,将过往倒映了出来。
此时此刻,就连云彩都变的灰白起来,似乎是在响应着老电影的画风一般。
当昏暗的荧幕上,出现一道瘦弱的身影时。中医院内,许多人都是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嗖的一下站了起来,满脸震惊的看向了屏幕。
这办公室内,接二连三的响起了凳子跌倒的声音。
外面的工作人员,也是连忙冲了进来,一个个都是神情紧张到了极致,他们手里拿着救护仪器,可当他们进来之后,却是直接傻眼了。
一群七八十岁的老中医,都是满脸泪痕的站在原地,几乎涕泪横流。
他们震惊的望着荧幕,眼神之中,充满了不可思议。
他们微微颤颤的伸出干枯,苍老的手,那上面满是斑点和褶皱,却也顾不得许多,直接朝着屏幕上摸去。
甚至。
孙瑞教授,此刻已经猛然站起身,他望着屏幕中的身影,泣不成声!
他猛然的跪在地上,满脸泪痕。
此时,已经分不清这眼泪,究竟是喜极而泣,还是悲痛至极。~师傅!!"
没错!
出现在屏幕之中的老者,便是孙瑞教授的师傅,一代国士,名医!
李可。
"不!不!这怎么可能!"
一位老中医牙齿不断磕磕绊绊,难以置信。另一位老中医也是激动的浑身都颤抖了起来,那是兴奋,喜极而泣。
他指着屏幕,涕泗滂沱,眼泪更是如倾盆大雨一般撒下。
"不会错的!这就是李老先生!像!太像了!不是像,这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李老先生就是这般瘦弱,世人只知道李老先生乃一代国士,他改变了华夏之中医,更是教出了孙瑞教授这般的学生,但是,可又有几个人知道,这几十年来,李老先生,可一直都是在穷乡僻壤之间奔波啊!"
"他去的地方,都是缺医少药的山村,他担心人们无钱医治而放弃生命,他苦练针灸,学习更加简单,更加廉价的中医治疗方法。"
"可,因为病类繁多,李老先生,晚年时贫病交加,他白天诊病,晚上挑灯苦读医书,我们经常看到都已经夜里两三点了。但李老依然在读书,在研究。这也是,为什么李老涉猎。各种各科的医学知识的原因。"
他的目光之中,似乎露出了回忆,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狰狞的岁月和特殊的年代。
看着那道瘦弱的身影,在黑夜之中亮起了唯一的光。
他们更是心疼了起来。他们是心疼李老先生啊!
现在回想起那个时候,日子过的是真的苦啊。但是日子虽然过的很苦,但是心里甜,心里非常甜。
"去的人看病,不到生死垂危的那一刻,都是死扛着,他们是为了省钱,宁可不要命。知道,他无法改变人们的观念。于是他便着手致力于研究如何挽回人们的生命而努力。他研究了很多,也借鉴了后世成功的经验,搜集了大量的针灸。救急的药方。"
说道这里,这群老中医似乎有些悲痛,目光之中也流露出了一丝敬佩。
"李老先生自针穴位,亲自尝毒。超常破格用药,开创了新的历史。"
"他亲尝毒药及研制速效解毒诸法,参与中毒急救,以积累经验;超常破格用药,独闯新路。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分别独创、研制出"破格救心汤"、"攻毒承气汤",救治各类型心衰危症和多种危重急腹症,大获成功。在当地县人民医院,急救竟成中医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