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路婚途

第十三章 不仅仅放牛





就这样吧,安安心心地放牛吧。让牛鞭子抽走余下的光阴,让牛尾巴见证心中的安静。再无狂热,再无信仰,再无耿耿于怀的落榜情节,再无波涛汹涌的一个个夜晚,不再追问来路,也不再追问归期。踏浪前行与自己无关,披荆斩棘是别人的故事。放牛吧,就这样牵着牛绳子,一边一边走。看着岁月老去,等待白发丛生,像所有的放牛郎一样随遇而安。

如果仅仅放牛,秀儿也许真的会静下心来,甘愿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做一个安分守己的放牛女。趁牛吃草的空闲看看书,写写字,埋头沉思。用红颜薄命比喻自己,用小说里悲惨主人公的命运安慰自己,用励志小说鼓励自己。如果兴趣来了,还可以捕几只蝴蝶当标本,用心采摘山沟沟里的那些姹紫嫣红,花花草草。

令人无语的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多情总被无情误。随着时间的推移,季节的变幻,家里的农活多不胜数。妈妈没有分身术,喊秀儿帮忙时歇斯底里。纵然秀儿已经努力跑得飞快,但妈妈的喊叫总是响在耳边。

秀儿不习惯妈妈狂躁的喊声,甚至讨厌,像天塌地陷了一样,像谁家……秀儿不想说出那些丧气的话,也是破口话,意思是不吉利的话。但她的怒气无处发泄,憋得难受,近似崩溃。以前秀儿知道家里的事情多,但没有想到这么多。学生时期总是以读书为主,就像船只驶在海上,一旦着陆,寸步难行。

秀儿对农活一无所知,因为从没有想过自己会有一天成为农民。成为了农民也就罢了,但她偏偏又不认命。在无意识里又斩断前进的方向,依然在落榜的漩涡里扑腾。泪干了的时候,秀儿的理智也还正常,帮妈妈干活的时候不声不响,手脚也麻利。

现在,除了早晚两次牵牛出来喝水以外,其它时间里,牛总是被关进了牛圈,用干稻草或者苕藤子充饥,花生叶子也行。虽然它们没有营养,但能凑合。秀儿要去突击其它的农活。田地是农民的道具,田里的庄稼是农民望眼欲穿的收成。拥有了田地,就要用心经营,汗流浃背也好。累死累活也罢。收成好了,就是事业有成。一朝落魄,就是灾年,等着饿肚子。

棉花要摘了,绿豆要摘了,老南瓜也要摘了。冬瓜也要尽快摘回来,最近有人偷冬瓜,地里南瓜也不避免。小偷固然可恶,防盗也是根本,只有尽快地将那些成熟的物品收回来,才能斩断贼人的手。芝麻要割了,红苕要挖了,红辣椒要串成串了,包谷已经饱满了。还有许多秀儿说不上口的农作物都到了丰收的季节,到处一片金黄。母女两天天简直忙死了,这时间都去哪儿了?

双抢,就是在季节的牵引下,与时间竞争,与天气赛跑,与体力共存亡。她们几乎不分昼夜,争分夺秒,天天战斗在地里。妈妈将水壶灌得满满的,带上干粮充饥。割谷的时候,十几把镰刀轮番上阵。为了以防万一,妈妈有时候还将磨镰石带到田里,等到镰刀不锋利的时候应急。那架势,是要累死在田里。



妈妈说:“没有懒死的,也没有累死的,只有病死的。”秀儿觉得妈妈说话太没有学问,诅咒一般。

妈妈说:“学问现在不能当饭吃,省去学问。”

是呀,就现在而言,学问真的不能当饭吃,有力气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