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辛弃疾
直播间前,听到辛弃疾这一番话,无数人感到敬佩的同时,也是不由万分惋惜。
“软骨头的大宋,真是配不上我华夏多少如同辛弃疾一般,顶天立地的男儿啊。”
“是啊,早生于秦皇汉武,定可马踏匈奴,晚生于大明,亦可不教胡马度阴山,有时候真是时代造英雄,也同样会毁掉一个英雄。”
“如果可以,我情愿大宋历史上少一个词中之龙,而多一个收复失地的大将军。”
......
画面中。
此时,只见高阳静静站在不远处,遥望着废都皇宫的断壁残垣前,热血未凉的爷孙两人,不由心生感慨。
这一期节目开播之前,他读过辛弃疾的《稼轩长短句》,也是知道。
直到四十年后,当时已经在南宋宦海沉沦中郁郁不得志的辛弃疾,仍是没有忘记这一天。
他写下了一首《声声慢-赋红木犀》,不忘当初赤子心。
镜头下,清明时节雨纷纷,天地之间蒙上了一层淡淡暮色。
整个画面也是逐渐静止,又重新凝固成为一张生动形象的泛黄画卷,一切风物皆是融入画中,仿佛化为不可更改的历史一般。
随即,整个画卷开始从左右两边回收卷动,合了起来。
就在无数观众好奇的目光中,一副新的画卷再次展开,透露出凌云之色。
入目所见,云海滚动,犹如天上宫阙,一览人间秀色。
画面右上角,也是不由浮现出两行楷体小字。
1161年。
泰山之巅。
一道挺拔的人影矗立在悬崖之前,遥望着整片齐鲁大地,目光如同寒冰般冷峻,又似海水般深沉。
他手里拿着一把长剑,整个人就如同这险象环生的崖壁中的一棵倔强的松柏般,百折不挠。
见此硬朗青年,无数观众都是面露惊艳之色,不由惊叹出声。
“这就是成年的辛弃疾吧,果然一副文武双全的姿态,放在现在不知要让多少女子怀春了。”
“完蛋,本宝宝已经心动了,老天爷,来一道闪电让我意外穿越吧,我要嫁给辛弃疾!!!”
·.....
这一刻。
面对如此江山美景,辛弃疾也是不由感慨万千。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他情不自禁的吟诵起,昔日杜甫登高望岳的千古绝唱。
而就在这时,他的背后也是响起一道细碎的脚步声,随即也是一道男声传来。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辛弃疾目光中闪过一丝诧异,蓦然回首看去,只见高阳正对着他拱手道。
“晚辈高阳,见过坦夫兄。
闻言,辛弃疾的目光却是在他身上再次打量了片刻,似乎是想要确认什么,随即用着肯定的语气说道。
“高阳……”
“我见过你,在汴京的时候。
听这话,高阳也并没有意外,对方的观察力一向敏锐,随即笑着说道。
“坦夫兄好记性,当日仅仅是惊鸿一瞥,如今竟然还认得在下。”
然而,辛弃疾的目光中却是陡然升起一抹警觉之色,尤其是高阳的衣着发型,与如今中原之人都有着些许出入,不由将对方划为异国之人。
“你在跟踪我,还是在监视我?”
说话间,他右手的宝剑,却也是握紧了几分。
眼见气氛有些紧张,高阳却依旧淡定自若地笑道。
“坦夫兄不必紧张,我和你一样,都是汉人,而非金人等蛮夷的走狗。”
“不过,我和你却又不一样。”
“起码,在这大宋山河中,我在局外,只是匆匆一过客,而你,却身在局中,不得其所。”
此话一出。
辛弃疾的目光中闪过一抹困惑,却也是稍稍放下了戒备。
不过,眼见高阳器宇不凡,定然是为良才,却一副闲云野鹤的世外姿态。
他也是不由劝说道。
“高兄,大丈夫生于世间,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你如此年轻,又怎可蹉跎于山野之间。”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中也是情不自禁地露出亮光般,无比渴望地说道。
“何不下山而去,为大宋重塑山河添砖加瓦夕’!”
听此一言,高阳走到他身边与其并肩而立,遥望着齐鲁大地,感叹道。
“坦夫兄,遥想当年,诗圣杜甫少年登高望岳,下笔如有神,身负凌云壮志,却只能见盛唐转衰,在安史之乱中颓败。”
“你一人之力,奈何天下大势?”
闻言,辛弃疾的目光微动,神色间却依旧坚定。
他伸手举起了手中的锋利长剑,猛地抽了出来。
嗡一一
寒芒闪动,剑芒如霜般映照二人的脸上,同时也映照无数观众的心中。
这一刻,所有人都是目光一紧,甚至不少完全沉浸在剧情中的观众,都是忍不住高喊一声,高阳快跑!!!
镜头下。
只见辛弃疾一手持剑,一手伸出双指,轻抚剑身,目光中不由露出悲戚之色,口中悠悠说道。
“上一次,祖父带我来泰山,指画江山,将这柄剑传给了我。”
“他让我等到大宋收复北方大地之后,一定要去陵墓前告知。”
说到这里,他持剑如电,咻得一下遥指中原,沉声说道。
“此剑,名为”
“光复!!!”
“光复故土,一统河山!”
说到这里,他看向高阳,目光如同他手中光复剑一般,锋芒毕露。
这便是他辛弃疾的答案,家中秦人真将种,少年横槊气凭陵!
见此一幕,高阳见此也是目光微微震动,他明白,眼前这个少年即便身在泥泞之中,却依旧向阳而生,不灭追求。
他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从怀中掏出两瓶现代的烈酒,递给对方一瓶,出声说道。
“算了,坦夫兄,今日登临泰山,你我有缘相见,不如把酒言欢,也是一桩人生快事。”
听此豪爽之言,辛弃疾也是目光微亮,看向高阳也是多了几分认同。
他没有怀疑,伸手接过这奇怪的玻璃瓶烈酒,久久无言。
等到高阳已经找到一处石板坐下,辛弃疾依旧盯着手中的一小瓶酒,目光中满是疑惑,最终憋出来一句。
“怎么开?
“...”
一时间,气氛倒是融洽起来。
二人开怀畅饮,谈古论今,一时间都是生出惺惺相惜之感。
高山流水,是为人间佳话。
直播间前,无数观众见此,也是不由放松了情绪,跟着笑了起来。
想来文武全才,也有尴尬之时。
只是,也不知千百年后,泰山之上,会不会发现两人的酒瓶………
画面中。
云海翻涌,逐渐淹没了镜头。
只见白云苍狗,又是一年春秋而过。
画面的右上角处。
再次显露出新的时间与地点。
公元1162年,闰二月。
金人占领区,山东冀州城。
距离靖康之耻,已经过去三十五年。
料峭春寒,天上的一抹残月撒下淡淡的清辉,让人更觉得冰凉刺骨。
一处囤聚了五万人的金军营帐之中,新任知州张安国,正在宴请金人的一众将领,脸上堆满了谄媚之色。
见此一幕,无数观众熟悉这段历史的观众,看到张安国的一瞬间,都是愤恨出声。
“卖国贼!!!他丫的也配叫安国,叫走狗都给狗子丢人!!!”
没错,当时北方起义军领袖耿京,本来都已经派辛弃疾去南方联系了南宋方面,准备内外呼应,一举收复失土,没想到却被这个叛将张安国杀害,卖主求荣。
“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让国家丧失统一的重要机会,当真是要遭万人唾弃!”